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西昭高速金阳隧道左线开挖突破万米大关

  四川凉山消息 8月15日,由五处施工的西昭高速公路第一长隧——金阳隧道左线开挖掘进成功突破10000米大关,标志着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隧道全线贯通和西昭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阳隧道全长12180米,为双向双线分离式设计。隧道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处的大凉山腹地,山势陡峻、沟壑纵横,最大埋深超1700米。隧道穿越千枚岩、粉砂岩、砂岩、页岩、白云岩等27套地层、43个岩性接触带及多个峡谷断裂带,地下水丰富,日涌水量达67000多方,硬岩岩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风险高,是西昭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一种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施工方法”和“一种破碎富水千枚岩下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两项专利,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流程,攻克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高涌水地层、突进高岩爆等“老大难”问题。项目部引进自动化拱架安装台车、大型湿喷机械手、二衬智能台车等创新机械化生产线,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相结合,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隧道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持续强化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随隧道掘进至不同地段动态调整小导管施工、大管棚施工等工艺方法,以“强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为原则,减少岩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实现快速封闭成环,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组织技术人员经多轮踏勘、试验和科学论证后在合适位置加装项目自主研发设计的全套大型抽排水设备,同时以完备的电力配置与备用发电机作为辅助,有效解决隧道斜井反坡抽排水难题,为安全生产筑牢防线。同时,强化智慧工地建设,引入人员定位系统、智能报警通信、人脸生物识别和声像监控系统、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音等智能化监测系统,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为项目施工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昭高速公路连接云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西昌市,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中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线路全长184.8千米,总投资314.17亿元,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千米。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加强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联系,对巩固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我国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刘昊宇)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