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消息 8月28日上午10时,随着直径13.61米的巨大刀盘缓缓转动,隧道股份用于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兴中段)香二盾构井~二十涌站区间施工的“隧越号”盾构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开启了广州、中山两市核心区快速直通衔接的“隧越”新程。
新建铁路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兴中段)及同步实施工程线路总长47.6千米,隧道股份施工的香二盾构井~二十涌站区间隧道全长3156.87米,是全线直径最大、独头掘进距离最长、地质和环境风险最复杂的盾构隧道,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3.61米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掘进施工。盾构始发即面临深厚富水砂层风险,随后在软弱富水地层中长距离穿越洪奇沥水道,并近距离穿越南中高速、万环西路等敏感建(构)筑物,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隧越号”盾构机全长137米,总重约3500吨,配备了常压换刀刀盘、刀具旋转监测、磨损检测及开挖仓监视系统,能够确保掘进过程中全面掌握刀盘、刀具工作状态和掌子面情况,为掘进参数控制提供依据;可伸缩摆动式主驱动,能够简化换刀操作流程,使换刀作业更加便捷高效;超前水平钻孔及同步双液注浆功能,能够为复杂地质条件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成型隧道质量。项目依托集团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实现“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智能物管、智能环控、智能构件生产”八大智能技术应用升级,不断提升大盾构施工安全质量管控能力、盾构掘进效率及科技创新水平,有效防范大直径盾构穿江越海施工风险,展现隧道施工国家队在大盾构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同时,项目部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性配置了综合、成套泥水处理系统,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绿色环保工程。
南珠(中)城际铁路是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布局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与广州地铁18号线、22号线、广花城际、芳白城际连通运营,有效促进广州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推动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提质提速。 (张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