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八年鏖战高黎贡 隧道建设启新程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全面转入正线施工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

    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改绞换装。

  □三处 刘生伟 李航 □大瑞项目部 程湘波
  12月1日,由云桂铁路云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我集团负责施工的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改绞换装圆满完成,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完成第一模正洞衬砌,标志着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建设全面转入正线施工,开启隧道建设新征程。
  八年如一日鏖战高黎贡
  大瑞铁路全长330千米,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工程,泛亚铁路西线重点工程,也是迄今为止穿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超级铁路,被业内称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高黎贡山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属怒江车站至龙陵车站区间,隧道全长34.538千米,地处怒江西岸、横断山脉最西部,穿越高黎贡山,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世界首条穿越横断山脉的特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达1155米,平均埋深800米,全隧穿越地层种类高达18种,包括19条断裂带。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冠绝全国,即便多次选线完善设计,仍要面对世界级的“三高(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跃(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地热水环境、活跃的外动力地质条件、活跃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难题,堪称铁路建筑史上的“地质博物馆”,几乎囊括了隧道施工的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全隧采用“贯通平导+1座主(副)斜井+2座主(副)竖井”的辅助坑道设计方案,其中,斜井主井长3850米,副井长3870米,为当时国内铁路最长斜井;1号竖井主井深762.59米,副井深764.74米,为目前国内最深铁路竖井;2号竖井主井深640.22米,副井深640.36米。
  “高黎贡山隧道开工我就过来了,一晃已经八年了。”工区技术负责人邵林江深情讲到,在大瑞,他从一名一线技术员成长为工区技术负责人,亲历了一批批同事和工友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的故事,也见证了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建设从饱受质疑的诸多“不可能”,到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像很多青年一样,结婚生子也都是在高黎贡山见证下完成的。”邵江林说。“不通大瑞终不还”“誓将高黎贡山隧道凿通,为西南百姓打通幸福致富快速路”便是高黎贡山上我集团建设者的坚定信念和铮铮誓言。
  2015年11月28日,我集团首批参建员工进场,迈出高黎贡山隧道建设的第一步。历经八年,先后完成了四座竖井的掘砌到底并转入井底车场施工、斜井掘砌到底并转入正线施工等工程节点目标。
  改绞换装实现五大赋能
  “改绞换装是竖井施工里程碑式的标志性工程节点,主要是对竖井的提升运输系统、配电信号系统、排水系统、制冷系统、安全应急系统等五大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集团大瑞铁路项目部一分部副经理鲁燕群介绍。改绞换装完成后,项目部对主副井功能进行区分,主井负责出碴、排污风;副井负责人员、物料运输,进新风、排水及兼做应急爬梯安全出口。此次改绞换装的完成,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能进一步优化完善“五大系统”的协同联动,为快速施工奠定基础。改绞换装后,1号竖井“五大系统”均实现了量质双升,为正线施工大干快上做足了准备。
  在提升运输系统方面“铆足劲”。改绞换装后,主井采用吊桶出碴,出碴能力提升至1200立方米/天,较改绞前480立方米/天提升了2.6倍。副井每天可运输施工人员600人次、下放混凝土350立方米、钢材50余吨,运输能力提升2.6倍。
  在配电信号系统方面“拉满弓”。改绞换装增设动力电缆六路,并在井底车场新增1座10千伏开关站,进一步保障井底泵站及后续隧道施工用电需求。设置井下固定信号硐室,并新增移动设备信号,实现信息实时畅通,沟通效率显著提高。
  在排水系统方面“做强弩”。改绞换装在井底车场增置一座抽排水泵站,安装10台耐磨合金泵及4台抗灾潜水电泵,抽排水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防止地下水突涌及施工期间隧道排水不利造成淹井,极大地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制冷系统方面“强降温”。未来1号竖井至1号斜井正线施工范围内要面临高地热地质段,预测最高温度将达50摄氏度。为确保洞内温度可以满足作业人员正常施工,项目部将在井底设置一处制冷洞室,使制冷站、输冷系统、传冷系统和排热系统全面发力,打造综合立体制冷排热系统,有效降低洞内温度。
  在安全应急系统方面“绷紧弦”。改绞前主副井人员上下井均采用吊桶提升,改绞后副井新增梯子间作为应急通道,在紧急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从梯子间有序撤离,极大提高了井下作业的安全。
  “改绞换装是个复杂的工序,涉及大量的人机料等资源统筹,最大的难点还是改绞换装本身的安全风险,以及提升工艺的科学推演”,大瑞铁路项目部一分部党支部书记张荣介绍道:“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云桂铁路云南公司及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指导帮助和项目部全体员工的齐心努力下,困难被逐一克服。”
  今年5月10日,1号竖井副井改绞换装工作正式启动。12月1日,1号竖井改绞换装工作全面完成,至此1、2号竖井改绞换装全部完成,双井同时进入正线施工。建设管理单位云桂铁路云南公司积极调集各方资源,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不断探索改进施工技术方案,与参建单位共同组成专项攻坚团队,科学策划、精心组织、靶向施策,优化解决了改绞换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集团先后投入人力15000余人次、钢材1100余吨,攻克了狭小空间综合作业和高承压焊接工艺等施工难题,圆满完成了节点目标。
  第一模正洞衬砌开启建设新征程
  大瑞铁路2号竖井于2016年5月开始主井掘砌,我集团建设团队相继攻克了高压富水环境超深竖井施工、井下狭小空间综合作业等施工难题,经过1500多天攻坚克难,跨越了19个破碎地质段,2020年6月20日全面完成井身掘砌施工,进入井底车场施工阶段。井底车场结构非常复杂,要在15000平米的井底车场范围内施作11条累计811.77米长的工作通道,开挖近60000立方米的石碴,施工掌子面类型达18种。历经重重磨难,项目于今年7月率先完成2号竖井改绞换装工作,通过陆续拆解下放装载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40余台套,下放钢材1100余吨、混凝土25000余立方,为正线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12月1日,通过项目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斗,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正线第一模衬砌在地下640米的深度浇筑完成,标志着高黎贡山隧道建设走上新征程。
  目前,高黎贡山隧道正洞隧道累计完成17.1千米,剩余17.4千米;平导完成17.7千米,剩余16.8千米,剩余工程任重道远。1号竖井改绞换装全面完成及2号竖井第一模正洞衬砌完成浇筑,将助力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向着全面贯通大步迈进。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