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消息 近日,隧道股份杭德市域铁路1标区浙区间(区间风井站~浙工大站)右线隧道贯通,至此,杭德市域铁路工程埋深最深、区间最长、地质最复杂的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杭德市域铁路项目起于杭州余杭仁和北站,终于湖州市德清高铁站,隧道股份1标二工区工程包含2座车站、3个盾构区间。此次贯通的区浙盾构区间单洞长2.7千米,最大埋深34.8米,采用1台开挖直径为6.98米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掘进需要穿越富水地层、硬岩地层等高风险地段,面临着高水压、出碴喷涌、刀盘磨损等施工难题,施工过程困难重重。项目部采取多重措施,逐个突破工程难点。
区浙区间右线掘进施工需要穿越不同程度的上软下硬地层和全断面硬岩地层,硬岩岩层强度达94兆帕,对盾构可靠性及耐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在盾构选型阶段根据区间长度及地层信息,采用了耐磨的刀盘设计,并在盾构施工过程中时刻监控掘进参数变化,及时调整盾构姿态,避免硬岩破坏刀具后进一步损伤刀盘,有效保障了项目施工的安全稳定。区浙区间盾构掘进过程中穿越全风化粉砂岩,地层含水量高,螺机喷涌高发,地层变化时施工面临着刀盘结泥饼风险,严重影响现场正常施工。对此,项目团队加紧研究制定技术解决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时开启保压系统,结合以往掘进特殊地层经验,在掘进困难期间,增派有经验的设备工程师和维保工在隧道内盯控指挥,要求盾构主司机严格控制掘进过程中相关参数,保障施工过程全程可控。
区浙区间右线施工需长距离下穿德清大道、长深高速公路等多座建(构)筑物,沉降控制难度大,建构筑物地下桩基的存在也对盾构掘进的参数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项目部制定了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布设密度大、范围全面的监测点,提前取得施工各项初始值,为后续沉降控制工作打牢了基础;施工过程中,随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进行跟踪注浆,科学指导施工沉降控制。此外,项目部还利用项目智能平台对盾构机掘进过程进行全面追踪,每日对各项参数进行技术分析,及时进行过程复盘、实时调整,确保盾构掘进施工安全、平稳、高效。地层变化时,项目团队通过向土仓添加分散剂对土体进行改良,有效规避了刀盘结泥饼、碴温异常、掘进效率低下的问题。
区浙区间右线隧道坡度大,空气湿度高,钢轨易潮湿,电瓶车重载运输存在打滑现象,现场员工施工安全风险高。为保障现场施工安全,项目管理团队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全面梳理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强化地面巡视和数据监测工作,做好上下应急联动,及时解决现场突发情况。 (薛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