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集大原铁路恒山隧道
1号斜井开挖至正洞里程

  山西朔州消息 5月4日,隧道股份集大原铁路恒山隧道1号斜井顺利开挖至正洞里程,成为继5号斜井到达正洞后,第二条进入恒山隧道正洞的斜井,为加快推进恒山隧道正洞施工开辟了新的作业面。
  恒山隧道全长14.76千米,是集大原铁路第一长隧,沿线设置5座斜井。1号斜井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全长1235米,与正洞线路呈49°平面交角,综合坡度达9.54%。
  1号斜井是恒山隧道5座斜井中涌水量最大的一座。自进洞施工以来,日均涌水量约8000立方米,最大涌水量达到12000立方米/天,远超设计涌水量。隧道穿过多条软弱夹层和断裂带,围岩复杂多变,节理裂隙发育,大量涌水随着裂隙喷涌而出,隧洞内犹如“水帘洞”一般。项目所在的雁门关地区,冬季多发寒潮天气,冰冷刺骨的冷水不断从掌子面、洞顶和周边岩层中涌出,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现场施工人员需穿戴连体雨衣作业,环境极其艰苦。
  为此,项目部组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配备了大型抽水泵、救生衣、救生圈、皮划艇等专用应急设备,设置党员先锋岗,成立青年突击队,强化应急抢险力量,成功处置多次地质风险和涌水险情。
  恒山隧道1号斜井地处紫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极高。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遵循“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动态设计”的处理原则,选用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注浆封堵,减少排放,在洞口设置三级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站,修建了五座大型沉淀池对污水进行再处理,使隧洞排水达到环保要求。
  一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交通管控影响,物资运输严重受阻。项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材料保供,多渠道联系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办理通行证,开辟绿色专用通道,优先保障了现场物资需求,实现了1号斜井按期到达正洞里程。
  图为我集团建设者在恒山隧道1号斜井施工现场庆祝开挖到达正洞里程。
  陈斌 邢强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