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消息 5月3日,二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永清-上海)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施工再迎新进展,“畅通号”盾构机掘进里程达到6666米,并顺利通过重大风险源——长江主航道,正式进入上坡段掘进施工,距南岸接收井只剩下最后3560米。
“五一”假期期间,在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施工现场,集团公司上百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工程建设任务。
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是中俄天然气东线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在2021年“五一”期间,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小直径常压刀盘盾构机——“畅通号”开始下井组装。时隔一年,“畅通号”已完成掘进里程6666米,月掘进平均达555.5米,再次创造了奇迹。
“长江主航道是长江穿越工程中的第七大风险源,施工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盾构现场相关负责人说道。长江主航道下水压更大,盾构机在江底最低点长距离掘进承压性能面临巨大考验,同时,随着掘进里程的延伸,在江底超长距离掘进条件下有轨物料运输、刀具磨损换刀、泥浆管路防爆、盾尾密封安全等技术难题需要逐一破解。
疫情防控叠加施工瓶颈,项目部迎难而上,防疫生产两不误,为穿越长江主航道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项目部实行封闭化管理,通过办理应急物资及管片运输通行证,建立了“绿色”运输通道;针对轨道长距离运输、隧道通风、受限空间作业等方面,不断加强重大风险源管控。同时,建立绿色施工链,最大程度保护长江自然生态,为长江盾构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强劲“绿色引擎”。截至目前,项目已破解“四超”盾构施工行业难题11项,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长江盾构工程全长10.226千米,工程建成后,可把途经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的“俄气”送至长三角地区,提高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的应急保障能力,满足地区天然气产业发展需要和民生清洁能源需求,能够有效改善长三角地区的大气环境,减少水路运输的碳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国家战略目标。
图为集团建设者在中俄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畅通号盾构机内部施工作业。 项目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