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领军使命 践行忠诚担当 奋力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于保林对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几个突出问题的回答
一、如何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保持清醒坚定?
2022年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一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进入关键时期。今年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党和国家将迎来发展的新纪元。我们要清醒认识“稳”是一切工作的主基调,紧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胸怀“两个大局”,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有利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回应职工关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坚定勇毅走好这一年。
新的一年,融入国家新征程和新发展阶段带来有利机遇。新的一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将成为企业展示实力的平台。新的一年,企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等待着我们解决。新的一年,干部员工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积蓄发展动力。
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好?
一要坚定不移加强三级工程公司建设。三级公司是项目的建设者、品牌的打造者、信誉的维护者和效益的创造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必须加快提升三级公司滚动发展、勇闯市场的能力。坚持专业化、属地化的原则,有效推进集团内部专业与属地资源整合。
二要坚定不移推进企业安全优质发展。要坚决扛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发展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指示要求,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深刻吸取系列事故教训,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深入落实股份公司“铁腕治安全硬十条”和施工现场领导带班制度,推动“管”“监”责任落实落地,做好重大风险源的分级管控和动态跟踪,确保隧道局的施工工程安全无事故、质量有保证。要大力开展隐患排查和惯性事故苗头整治。
三要坚定不移推进企业绿色智能发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指示精神,把生态优先、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施工管理全过程,积极推广应用绿色低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推动工程建造向绿色、节能、高效的建造方式升级,以实际行动争当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推进资源集约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升级。
四要坚定不移推进企业快速高效发展。要持续提升管理执行的效率。牢固树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继续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以制度落地、管理落地、责任落地为抓手,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三、如何做强做大企业市场经营规模?
一要坚持市场导向,围绕隧道主业拓市场。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指向谋划经营工作,最大限度抢占隧道及地下工程市场份额。紧盯国家重要战略把牢核心市场。突出隧道与地下工程主业,从战略高度做好市场经营的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扛起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国家队大旗。围绕优势领域做强隧道主业。
二要推进优势转化,围绕规模提升做增量。在推进企业既有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上下更大功夫,将专业优势充分转化为经营优势。持续开拓大盾构市场经营领域和地域。力争大盾构项目在国内市场份额和中标数量持续提升,不断提高隧道局在大盾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水利水电领域市场开发力度,稳固行业地位,做大市场增量。持续拓展能源洞库和J民R合市场。
三要优化经营布局,围绕优揽实干提质量。坚持多中标、中好标、中大标的原则,持续构建区域经营、立体经营体系,提高优揽实干的质量。持续优化经营布局。
四要持续创新模式,围绕新兴市场强产业。要强化战略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要深化与经济体量居前的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深化与国有骨干企业优势互补,与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联动互促,集聚高端商业资源,拓展生态圈广度和能级。加快新业态、新领域市场的拓展。
四、项目创效的难题如何破解?
一要坚持目标引领系统联动,扎实推进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三年行动。
二要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持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集团公司要“抓规范强职能”,围绕项目“合同主体”和履约“责任主体”的定位,抓体系运行和系统职能发挥;子分公司要“抓监管强激励”,围绕项目管理“主责单位”的定位,抓项目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工程项目部要“抓责任强落实”,围绕项目管理“履约主体”的定位,抓现场管理和制度落实。
三要坚持对标学习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大商务管理。对标学习中建八局大商务管理经验,研究案例背后的成功法则和深层逻辑,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就是利润源”理念,加快培养全员以效益为核心的成本意识、履约意识、责任意识,加快构建各级一把手负责、人人参与的大商务管理格局。
四要坚持项目的有效策划,持续提升现场管控水平。要精心做好项目前期策划。按照标前策划率、标前成本测算率、标前评审率3个100%要求,抓实项目管理策划。要强化现场施工组织管理,重视加强分包队伍管理,强力推进项目亏损治理。
五、如何保持行业领军地位?
一要以改革蓄后劲,高质量完成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今年是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各单位、各系统要对照改革清单复盘补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条梳理各项改革任务落地情况,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期高质高效完成。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改革。
二要以创新激活力,高标准推进隧道施工重大技术创新。要聚焦行业代表工程开展技术攻关。牢牢坚守隧道与地下工程主业不动摇,立足大盾构、TBM以及路内外重难工程,紧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大山岭隧道、“四超”盾构、城市地铁、超大洞库等前沿阵地,积极推进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突破。要聚焦支撑主业的“三个核心产业”开展技术攻关。
三要以人才添动力,高起点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大培训”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职工大学、培训中心、人才发展研究院的作用,扎实推进“10+4”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和各级领导人员轮训,构建企业关键岗位认证体系,切实将员工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选拔互联互动,争取两年时间实现全体人员培训全覆盖。要突出抓好专家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营造“尊重、支持、依靠”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要以品牌聚合力,高站位巩固提升企业行业领军地位。要建设好CZ铁路世纪工程。围绕“强岩爆、极软岩、高海拔”等超常规建设环境,重点开展高原隧道建造理论与工法、超长超大埋深复杂隧道施工、TBM装备及掘进等技术攻关,积极抢占高原、高寒、长大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制高点,努力开创中国隧道施工技术新的里程碑。要坚定不移实施大盾构战略。
六、如何在稳增长中做好重大风险防范?
一要加快推进风险内控法律合规一体化建设。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内控法律合规管理的首要任务,加快建立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内控管理为抓手、法律和合规为重点的内控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要建立常态化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树立法商融合意识,从源头防范法律纠纷案件的发生,强化案件压减创效。着力推进海外合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海外合规经营的制度流程,筑牢海外风险防范底线。
二要加快构建“大监督”“大风控”工作格局。加快推进纪检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业务部门职能监督的贯通融合,探索建立境外业务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坚持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企业内设监事会、审计、法律、财务等监督制度,积极构建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监督的“大监督”“大风控”工作格局。
三要全面强化提升审计问责监督效力。高度重视审计风险防范,围绕企业工作重心,认真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境外项目、投资项目等系列审计。要常态化开展审计教育,加大审计典型案例的内部曝光力度,坚决做到以案说法、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明纪,将审计监督成果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
四要重点防范好关键领域的突出风险。要突出防范财务风险。牢牢抓好现金流管理这条生命线,严格落实工程项目现金流自平衡要求,下大力气去库存、抓“双清”、降负债,全力清理各类应收账款。不断夯实财务和资金管理基础,确保财务和资金安全。突出防范疫情风险。要充分认清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坚持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坚决守住不发生群体性聚集性感染的防疫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