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消息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共认定200人,中国中铁5人上榜,中铁隧道局员工母永奇位列其中,再添国家级荣誉。
母永奇是中共党员、盾构主司机、隧道工高级技师,2010年10月入职中铁隧道局。从业以来,他多次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及急难险重任务处置,并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在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他驾驶当时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穿越狮子洋不良地质,为国内大直径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他先后参与深圳春风隧道、珠海隧道、高原铁路色季拉山隧道等长大隧道掘进,累计驾驶盾构机超4万小时、掘进超28千米,是国内少数全面掌握主流盾构机型的专家人才。此前,他已先后荣获首届中原大工匠、西藏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并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名录。
母永奇的工匠初心,源于家族的精神传承。20世纪60年代,他的外公投身“英雄铁路”老成昆铁路建设,在最长隧道沙木拉打隧道的施工中奉献了青春与生命。这份爱国奋斗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母永奇心中,2010年他主动加入中铁隧道局,立志成为新一代铁路建设的中坚力量。
盾构机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主流高新装备,由5万多个零部件构成,涵盖5大系统、30多个子系统,操控难度极高。首次接触盾构机时,母永奇便立下目标:成为盾构主司机中的行家里手。在幽深隧道内不足3平方米的控制室里,他克服高温、粉尘、潮湿、噪声等恶劣环境,十余年间翻阅超千万字技术资料,结合施工实际每日记录数据、绘制图解、总结经验,牵头编制12本盾构施工专项技术方案与施工手册,持续夯实技术功底。
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母永奇在多个关键工程中创造佳绩。在宁波地铁1号线施工中,面对穿越文物遗址需将地表沉降控制在4毫米内的严苛要求,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优化掘进方案,最终将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内,刷新同等施工条件下的世界纪录;在郑州地铁2号线建设中,针对盾构下穿陇海铁路线、郑西客运专线高架桥等重大风险源的难题,他认真研究碴土改良技术,创下单日掘进28环的成绩,仅用80天便完成1.6千米隧道掘进。
2016年10月,“母永奇盾构机操作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创新成果36项,攻克多项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难题,创造了千万元效益,先后获评“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企业科研创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在被誉为“中国第一TBM长隧”的高原铁路隧道项目,母永奇带领技术团队仅用7个月就完成全线首台TBM始发,开工一年便实现两台超大直径TBM的运输、组装与步进,并创下月掘进613米的优异成绩。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我国高原大直径TBM施工的技术空白,树立了高原施工新标杆,更为国内高原高寒地区长大隧道智能化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技术与经验借鉴。(胡赛赛 王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