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嘉陵江畔慢时光
□工程测量试验分公司 刘胥
  重庆的仲夏,骄阳似火,炙烤着这座活力涌动的山城。此次出差时间紧、任务重,近两个月里,我的活动范围始终圈定在单位周边3公里内,那些声名远播的洪崖洞、磁器口,终究成了触手可及却无暇探访的风景。而单位旁的金沙湾滨江公园,便成了我繁忙工作间隙最安稳的心灵栖息地。
  傍晚时分,暮色像墨汁般渐次晕染,白日的喧嚣与燥热悄然褪去。我穿过小商贩的摊位,穿过如织的游人,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手捧刚买的温热淡茶,敬夕阳、敬江风、敬孤独、敬这片刻的恬静。
  站在江畔极目远眺,夕阳余晖洒在江面,波光粼粼如碎星跳跃,宛如一条金色丝带蜿蜒伸向远方。江水悠悠流淌,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也见证着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与沧桑。对岸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轮廓柔和朦胧,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晕染着诗意的律动。此刻时光仿佛被定格,没有连轴转的工作疲惫,没有景区的拥挤嘈杂,只有一个“假”重庆人最真实惬意的生活图景。
  沿江堤继续下行,走过荒草丛生的原生态江岸,来到铺满鹅卵石的河床。嘉陵江的江风穿过幽幽河谷,裹挟着水汽轻拂脸庞,带来丝丝清凉,瞬间扫去疲倦,令人精神振奋。重庆的雨季尚未到来,大面积河床尚处裸露,各式各样的鹅卵石绵延在无尽河床上,透着生命的张力与岁月的沧桑。踩在鹅卵石上,每一步都似与大地亲密对话,提醒我放慢脚步感受当下,触景生情间,竟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沉重感。
  走近江边,几位老人静立水中垂钓,身影与江水、夕阳融为一体。湍急的江水拍打着石头,“哗哗”声更衬得此刻静谧悠长。我沿江而下,行走在崎岖的江畔荒原,任粗野的江风拂面,听浑厚的水声入耳,在孤独中愈发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无穷。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恰是此情此景最贴切的注脚。
  夕阳西沉,迅速隐入远山,远处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我穿行在暗蓝色的夜空下,心中满是踏实的满足。嘉陵江畔的这份宁静与美好,终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成为此次重庆之行最珍贵的注脚。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