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处 赵伟龙
与时间赛跑打破AI认知
修建一段24千米长、跨两市三县、包含两隧20桥47涵洞的高速公路项目需要多长时间?AI给出的答案是5到8年,而本桓高速五工区,只用了不到3年。为了保证按时完工,项目团队没有准备期、预热期、缓冲期,进场即大干。用热血浇筑-30°C的混凝土
零下三十度是什么概念?泼水成冰、声音传播速度明显降低、金属急剧变脆……远远超出人体承受极限,会对人体造成“细胞级破坏”,几分钟就可能造成冻伤,导致呼吸系统损伤。
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项目建设者还要与一个个施工难题斗争。混凝土出料、运输、浇筑需要保温,拌合站料仓也要防止沙石低温结块。
“混凝土还不如人耐冻嘞!”项目衬砌工陈建笑道:“要保证出机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10℃,温度一低,强度不够,如果加的热水温度太高,又会导致假凝,娇贵得很!”为应对严寒,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增设暖棚,加盖棚布,加装电力热风炮,保证作业环境温度达到8-10度;通过锅炉加热循环水、运输车罐体加装保温套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强度。“温度升上去了,建设成本跟着也高了,但为了进度,值得!”项目工程部部长厉云龙说。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2023年春节,164名建设者放弃返乡留守工地;2024年春节,231名建设者持续奋战摩天岭隧道。隧道人点亮万户通途,唯独愧对家中灯火。除夕夜,机器轰鸣中,有人把听筒靠近耳畔努力听清新婚妻子的叮咛,有人用笨拙的笔迹在玻璃雾气上写下孩子的乳名。
冬天应对高寒,夏天又要与汛期斗争。本溪市年降水量达到800-1200毫米,且集中在6-8月,短时间大量降雨形成洪水,冲毁便道、浸泡物资、毁坏库房,严重影响项目施工。2023年7月,受多日强降雨影响,玉兰岭隧道进洞200米处突发强涌水,3小时涌水量达到22000立方米。衬砌班组负责人冯苗当时正在洞内作业,他回忆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水位一寸一寸上涨,速度非常快,从掌子面一直涌到洞口,大量设备物资泡水,我们加了好多台水泵都不行。”据统计,项目每年因汛期暴雨停工时间达半月以上。为降低汛期对施工影响,项目部通过洞顶增设排水沟渠,增加引排水量,有效降低围岩裂隙渗漏水量,同时洞内设置反坡排水系统,保证施工安全。
借鉴经验完成两控制性工程
本桓高速全线共有三项控制性工程,二处承建的五工区项目占了两项——摩天岭特长隧道、八里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桥。摩天岭特长隧道的建设过程就像一场人与大山的激烈交锋,决定胜负的,是“内力”的直接对拼,也是“见招拆招”的机智应变。摩天岭隧道左线全长5590米、右线全长5625米,采用钻爆法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塌方、冒顶涌水、岩爆等高风险挑战。
2024年4月,摩天岭隧道出口掘进至500米处,由于掌子面围岩破碎,发生溜坍,现场开挖班负责人左明禄经验丰富,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发现溜坍风险,组织人员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
为应对塌方,项目部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班子成员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钻眼角度。引入我集团独立研制的新型光爆帽技术,提高光爆成型效果、大幅降低围岩损伤,也使超欠挖控制大大提升。摩天岭隧道最大埋深达668米,高埋深带来极高地应力,加之部分区域围岩干燥,岩体极脆,极易发生岩爆。“频率最高的时候,平均每掘进30米就要发生一次岩爆。”项目工程部部长厉云龙说。为控制岩爆,项目团队借鉴其他项目施工经验,爆破后立即润湿围岩,降低岩石脆性,促进应力缓慢释放,岩爆频率明显下降。
八里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桥全长840米,其中124米为转体桥,单T构转体重12000吨,上跨本桓铁路,桥墩离铁路不到20米,是全线跨度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转体桥。项目经理朱永学说:“经验不足是转体桥建设的最大难点。”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项目部积极寻求帮助,桥梁专家赵元红到项目增援,项目书记兼常务副经理周希涛既管党建又管现场,负责转体桥涉铁协调、现场管理,项目总工王丙坤日夜紧盯转体桥建设进度……5月16日,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转体桥桥体在本桓铁路上方耗时50分钟转体41.9度,顺利完成转体。对讲机里的激烈争论,都化作桥墩上的完美接缝,转体误差毫米级,这是机械的精度,更是心血与汗水换来的准度。
社会责任彰显中铁人的担当
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中铁隧道人的担当。两年多时间,项目部累计建设施工便道4.8千米、便桥4座。本溪市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优质冰葡萄核心产区之一,盛产林蛙、黑木耳、山野菜、山核桃,也是林下参、辽五味子等珍稀药材的重要产地。每到农忙收获时,项目修建的施工路秒变农民“致富路”,为周边农产品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4年7月,本溪市连降暴雨,项目驻地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和进口工区驻地本溪县东营坊乡单日降水量分别高达70.3毫米、60毫米,周边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八里甸子镇多处出现山洪。项目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科学部署抗洪防汛工作。在进行内部抢险救灾的同时,项目部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投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配合疏通河道、加固河堤、修复应急救援通道,以实际行动支援地方抢险救灾工作。累计投入挖掘机10台、装载机4台、出碴车4台,先后协助转移受灾群众10余人,得到地方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本桓高速公路项目是辽宁在建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是本溪市市委、市政府推动的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拉近沈阳至本溪、桓仁的通行距离,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3小时交通半径快速交通网,推动辽东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加快辽宁省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助力提升本溪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