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荣,秋枯冬灭,各有各的美与韵,各有各的妙与绝,但我唯对秋天情有独钟,钟情于秋叶的静与美。
秋叶的美在于装点了整个秋天。秋风起,秋叶红黄,奠定了整个秋的色调。乡村田野间,稻谷黄了,玉米叶枯了,是收庄稼的时候了。打谷子的大人、抓蚂蚱的孩童、晒玉米的老奶奶,脸上带着笑容,他们都期望着这个秋长一点。
枫叶慢慢由绿变红,耀眼的生命力,似乎在传播着什么;小扇子一样的银杏叶,上面脉络清晰,一半黄一半绿,像被谁染了颜色。读书时,到了秋天,常摘下好看的叶子,写上喜欢的句子,夹在书中,以此来留住这一份美。近处银杏林,黄叶铺地,让你舍不得去走,怕乱了这一份唯美,欣赏着,陶醉着,不忍离开。远处如黛的山被染上了一团团、一簇簇烂漫的黄与热烈的红,像给群山穿上了五彩纷然的服饰,美极了。这景色真是每一次回眸、每一次眺望,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面对如画秋色,总让我想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刘禹锡这家伙,大概也和我一样爱极了秋,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大气磅礴的诗篇呢?若是他和我同时空,定要和他秋林下举杯畅饮个几百杯,引为知音。
秋叶的静在于对生活的坦然。俯身捡起一片落叶,清晰的纹路里,藏着清风、藏着明月、藏着阳光、藏着雨痕,藏着它这一生的历史,因此它是有灵魂的、有香味的、有感情的。伴随着落叶的悄然飘零,生命戛然而止,画上了休止符。秋叶的魅力就在于走得如此坦然、安然、自然,走得如此优雅。
叶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已经历了春生夏荣的过程,奉献了一生,在临走前还经历了一次次的寒霜,可它从不回避生命的凋零,坦然面对生命的兴衰,走前还迸发出别样的生命色彩,美了整个秋,美了整个世界,留下让你无论如何都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去赏的秋景。秋风扫过,又有叶子要走了,同伴们嗖嗖嗖地打着伴奏,秋叶随着伴奏翩翩起舞,跳着妙曼的华尔兹走向终点,这是何等的优雅,又是怎样的心态才能如此“视死忽如归”。以为它就这么没心没肺地走了?那就太小看它了,秋叶最伟大的就在于,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滋养着树干。
手捧秋叶,看着它们,也就看到了我们这一生。走过山一程水一程,品尝过各种人生况味,当心归于宁静,心韵的平仄已不重要。无论闲时的听风呼、观雨落,还是忙时的伏案书、彻夜行,一切都是美。悠然中释怀匆匆过往,在最深的红尘做最好的自己,峥嵘岁月又何惧激流?
懂得了秋叶的静与美,也就懂得了秋的韵味,懂得了人生中的那一缕禅意。经历春秋,妥帖自然地安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