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黄钟大吕,仍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这响亮的誓言、远大的志向,激励着周恩来为之奋斗了一生。在这个伟大理想的指引下,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设了新中国。人一旦有了远大理想,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新时代青年应当树立伟大理想,把为理想而奋斗作为自身青春的底色,书写出多彩的青春年华,让青春之歌更加嘹亮。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不做空想家,争做行动家,新时代青年要把远大理想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化为具体行动,才能在实践中将美好理想转化为现实,将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升华。
如果要写青年,就不能只写青年。
要写勤学,要写苦练。
写非学无以广才,写艺痴者技必良。
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阿尔伯特·维达奖”被誉为“世界技能的巅峰”“金牌中的金牌”。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举行,中国选手宋彪从来自6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1260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以779分获得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奖”。宋彪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自己的成长参赛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青年要积极投身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必须练就过硬本领。作为新时代中铁隧道青年,只有拥有傍身的“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才能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果要写青年,就不能只写青年。
要写责任,要写担当。
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写男儿何不带吴钩。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何为担当?担当是一种负责的行为、是一种自觉的状态、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精气神,它是动机、智慧、勇气、能力的有机统一。榜样就在身边。作为同批次、同系统的见习生,南云高速项目邓佳辉在担当中历练,在担当中成长,迅速上手了诸多业务,能够在工作生活中独当一面,在激情奋斗中绽放出“敢为敢担”的耀眼光芒。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中铁隧道青年,要在“峥嵘隧月”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