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桃的《国医》,缘起于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古训。寻书的过程颇为曲折,这曲折反而增加了读书的庄重感,思考与感触也更多。
书中的主人公陈万举老先生着实令人敬仰、令人感动。读完此书,我在脑海中简要勾勒了陈老史诗般的一生:少年拜师学艺,自学成才;青年开门坐诊、救死扶伤;中年染疾自救、重获人生;晚年三退三出、享誉全国;终年无疾长眠、流芳传世。短短几句话肯定概括不了陈老一生的行医功德和为中医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是陈老留下的很多养生心得或者说是经验,还将依然留惠世人。
在陈老对中医研究的总结中,他深刻认识到,人生有“四苦”、养生有“五难”、养生要除“六害”。其中“四苦”,分别指的是: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五难”指的是:名利不去、喜怒不除、声色不断、滋味不绝、神志精散。用现在的解释就是,有的人过度追求权势与钱财,甚至到了贪赃枉法的地步;有的人听风就是雨,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有的人贪图享受,纵情声色;有的人暴饮暴食,暴殄天物;有的人多思多虑,焦虑不安。这些都是养生的大忌。“六害”是早在《太上老君养生真诀》中提到过,与嵇康提出的“五难”大体思想一致,基本相同。主要指的是:一薄名利,二禁声色,三廉货财,四损滋味,五除佞妄,六去妒忌。这是陈老的养生心得,我觉得更是做人应该时刻敲响的警钟,人活着应该讲究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活着应该讲究尺度,没有戒律之心必将暗无天日。
陈老的这些心得,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是养生之法,也是做人处世之道,深刻地体现了中医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陈老的这些心得并不是“迂阔而莫为”的空谈论道,而是以大量实用的医药方法为基础的。
陈老有很多养生大法,比如“鸟意行走法”。大家一定觉得奇怪,为啥叫这个名字。这是陈老在多年总结中发现的。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抬起头伸着脖子用腰的力量使劲向前爬行,包括鸟儿也是扇动着翅膀就能无声地掠过山头。陈老认为鸟的翅膀就好比人的双肩,于是就按照蛇的样子和鸟的飞行姿态,将脖子竖直然后挺胸扩腰,随之收腹并架起双肩,保持腋下能够放一个拳头大小的空间。姿势准备好了,再把双拳攥紧,保持元气平稳(这里的元气我觉得就是保持好的精气神吧),让双臂有力地前后甩动,自然就把双腿带动起来了。很多人听过陈老的《走路歌》,也就是“鸟意行走法”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头顶天,架双肩,肩提劲,腿轻便。
挺腰扩胸身显壮,甩开拳,大步流星眼望远。
稳住胯,腿用劲,脚抓地,挺劲回升入尾闾,缩肛提劲贯头顶。
歌词不难理解,大家可以把歌词背下来,不妨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几分钟试试效果。这也体现了中医的普世特色,不需要专门的器械和场地,需要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尝试并受益。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一,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去惠及最多的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伟大”。
陈老还有很多的养生之道,如《养生六法》、十指梳头固发根、常搓面部脸无痕、旋转眼睛能明目、两耳蝉鸣拍耳门、叩齿舌尖抵上颚、满口生津腹内吞、长缩肛门免生痔、坚持锻炼寿长增等等,都是极容易、极方便就能实践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阅读并效仿。
春桃的《国医》,打开了一扇窥见中医奥妙的窗子。从陈老的总结中可以感受到,现代科学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我们祖先的伟大。书中多次提及的《皇帝内经》,总结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所有精华。于是,《皇帝内经》也就成为我尽快想去探访的又一个新目标。说到这,不禁去看了看自己手机微信小程序订单,书快到了,希望能在《皇帝内经》中领悟更多。
我越来越爱上了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