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做好一线服务 加强安全监督
□传媒分公司 赵超峰
  生命安全高于天。新年之初,中国中铁发布“1号”文件强调推动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提升走深走实。侃侃条令,殷殷叮嘱,对事故之痛怒、对安全之切盼、强化安全管控意志之强、推动安全管理落地决心之大,充盈字里行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安全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也是作为党领导下的央企必须承担的使命,这个是根本立足点,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善、不力,都是自掘根基,更何况,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着企业健康运转和高质量发展进程。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在直接给企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形象、市场声誉和各界爱憎,给企业经营开发带来直接的和更长远的影响。
  中国中铁“1号”文件的各项表述、指示、要求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开人茅塞、提人精神,也发人深省。“打通‘最后一公尺’”迫在眉睫。企业管理理念、改革措施、指示要求等宏观规划的贯彻,以及各类仪式活动等,都可以是高屋建瓴、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的,唯有安全生产这一条必须以施工现场为起点,自下而上层层推进。安全生产方面的“最后一公里”“一公尺”不在前线,而在于后台管理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空想主义。所以,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来说,其内涵应该是“服务”和“监督”两个方面。其中,服务是底色,监督是抓手,两者互为表里,以一层层的后台管理共同构成守护一线施工阵地的坚固长城。
  从服务层面而言,要关注一线作业人员、技术旁站、安全盯防等人员的防护措施、风险交底、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心理情绪等。关注是否存在因“省钱”而减配劳保防护品的情况,是否存在风险辨识及注意事项交底不清楚的情况,是否存在长时间高强度劳动导致的身心疲惫疲劳作业情况,是否存在管理层级官僚主义谩骂侮辱导致的情绪低落、抵触心理、甚至赌气上岗情况,是否存在合理利益和关怀不到位引发的磨洋工情况,是否存在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的对企业不理解、不关心的冷漠感情等等。以暖心周到的服务,使一线生产安全人员头脑清醒、身心愉悦地作业,与企业休戚与共地尽职尽责,则企业不仅安全生产有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也会最大程度地凝聚起来。
  从监督层面而言,就是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举措、标准规范等在一线的落实执行情况。但要明确的是,安全生产的这些规章制度、要求举措、标准规范,应该是基于一线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之上的,可以用学术的理论、原理等去修正、完善,但不能是从学术的理论、原理推导出来的看似科学严谨、表述精准的管理条例措施等。我们要监督符合一线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各项举措在一线不折不扣地落地,而非坐在办公室对着几本书研究出来的各项举措落地,更甚者是一些明显因为不符合客观实际、受到一线抵触的要求条目让一线削足适履地去贯彻。例如,与一线安全生产极为密切的安全监督和技术旁站岗,应该根据现场的工点数量、安全风险等级等配足能力和数量均满足的人员,而非为了一些成本一味压缩人员编制。再如,可以对我们的许多管理文件对照一线生产所需进行严格审核,对一些明显对现场管理提升没有作用的“免责声明式”文件和相关的材料、报表等作废处理(对于一些外部的类似材料报表等,从企业内部无法废除,应该在保证一线安全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增加相关人员或将任务分解摊薄)。当然,因为企业管理的层次关系,项目层面的管理监督是最直接、最关键的。作为后台的管理,对于一线项目管理层的监督是重点,监督各项合理规定、尤其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各种待遇是否落地,是否存在德不配位、能不称职、懈怠懒散,甚至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勾结外部队伍吃里扒外等情况,这类毒瘤不除,再好的体系和措施都会打折扣、甚至是空谈。
  安全生产事关人命,一起事故不知会改变多少人和多少个家庭的命运轨迹,无论是从责任还是良知来说,安全生产都是毫不该松懈甚至敷衍的事情。一场事故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会随着时间而淡化和过去,对于受害者来说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悲剧。中国中铁“1号”文件重视如此,企业也正开展全员“大反思、大讨论、大整顿、大提升”活动,只要我们深刻吸取教训,全力以赴改进,企业安全形势一定会越来越好。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