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捷报成双
隧道股份两项目隧道贯通
  综合消息 春光正好,捷报成双。近日,隧道股份杭德市域铁路项目和宁波地铁4号线项目双双实现隧道贯通节点目标,为2024年施工生产开好局。
  杭德市域铁路项目千体区间右线贯通
  3月19日,隧道股份杭德市域铁路1标二工区“杭德5号”盾构机在千秋广场站北端头接收井内破壁而出,标志着项目最后一段盾构区间——千秋广场站至体育中心站区间右线贯通。
  杭德市域铁路工程起于杭州余杭仁和北站,终于湖州市德清高铁站。隧道股份施工的1标二工区工程包含两座车站以及3段盾构区间。此次右线贯通的千体区间长约1758.8米,埋深为10.5至18.5米,区间设置两段联络通道,采用开挖直径为6.98米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杭德5号”进行施工。
  掘进过程中,“杭德5号”盾构需穿越不同程度的上软下硬地层,其中包含232米的硬岩地层,硬岩地层掘进期间须进行高频率的刀具更换和设备检修,为项目施工进度带来了极大压力。
  为确保区间盾构施工安全快速推进,项目全体员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四个方向的“组合拳”成功克服了复杂地层施工难题,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如期实现了千体区间右线的胜利贯通。
  一是强化安质管理,严肃责任追究。项目部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保障能力,做好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领导带班。严格落实公司质量管理要求,坚持质量缺陷责任追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打好快速施工的安全质量基础。二是超前谋划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坚持生产计划由班组、部门和分管领导集体讨论,并以书面文件下发,明确目标和责任,保障项目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管控、技术保障、后勤服务等各环节工作配合有力,快速推进。三是坚持党建引领,力促生产经营。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在项目部党支部带领下,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发扬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优良传统,团结项目部全体员工凝力奋进,助力现场生产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四是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团队活力。坚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双向维护”职能,注重员工权益保障,增强了员工对项目部“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推动工程施工建设持续提速。 (薛明星)
  宁波地铁4号线东国区间双线贯通
  3月20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东延TJ4201标东钱湖站至国际会议中心站区间右线隧道贯通,这是继3月11日该区间左线贯通后实现的又一重要节点。此次贯通标志着宁波轨道交通首座复合地层区间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TJ4201标东钱湖站至国际会议中心站区间地质情况复杂,地层起伏大,软土段地层、东钱湖湖区黏土段地层、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和全断面强/中风化凝灰岩地层等多种地层交互,全断面硬岩地层占全长的50%以上,岩层风化程度和单轴抗压强度变化大,有多处高水头裂隙水发育破碎带,最大水压0.384兆帕,是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史上首例复合地层区间盾构隧道,也是首次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开仓换刀。
  为有效破解施工技术难题和应对施工管理风险,项目部在盾构机适用性分析和选型、掘进参数控制和碴土改良控制、刀具管理和开仓作业流程、特殊地层掘进和针对性预控几个方面,做到超前预判、技术先行、创新驱动,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在掘进过程中既兼顾软硬地层保证掘进速度,又实现了风险控制万无一失。2000余米的区间双线隧道,历时386天双线贯通,实现了在黏土地层单日最高掘进16环、全断面硬岩地层单日最高掘进12环的突破。掘进期间两台盾构机开仓35次,更换双刃滚刀46把、单刃滚刀345把、边刮刀18把。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提出了一系列新工艺新方法,积累了一批适用于类似复合地层施工的参考经验,为后续宁波轨道交通建设助力加速。 (赵长伟)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