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消息 奋进新征程,实干创新高。连日来,一处成达万高铁项目各工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施工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阶段性目标。
一工区德安隧道1号横洞掘进突破1000米
8月13日,一工区德安隧道1号横洞掘进突破1000米,为打开新的正洞作业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1号横洞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跳蹬乡,全长1532米。德安隧道是成达万高铁重难点工程、标段控制性工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存在煤层与瓦斯、有害气体、岩溶水发育、顺层、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围岩变化频繁,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确保1号横洞施工顺利进行,工区从技术保障、施工组织管理、安全管控等方面协同发力:一是坚持技术保障到位、方案先行。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严格评审把关、严抓过程管控,确保安全生产。二是优化方案、高效组织。针对地质多变的情况,工区积极进行围岩及工法变更,合理机械化配套,提高施工效率。在围岩差、水量大以及瓦斯状况下,保持了日均4.8米的较优进度指标。三是多措并举、先探后挖,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中,通过采用地质素描、TSP、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超前水平钻探和加深炮孔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准确探明前方地质情况,严防突泥、突水的发生。瓦斯隧道坚持施工标准化,过程中加强通风及瓦斯气体检测工作,按瓦斯级别动态管理,严格遵循“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施工原则,确保隧道质量、安全可控。四是紧盯成本管控关键点,扎扎实实抓好超欠挖控制。以爆破质量为卡控点,不断优化爆破设计、强化交底培训,提升作业人员质量意识、爆破技能和爆破过程精度控制。开展超欠挖比拼竞赛,认真考核考评,严格奖惩兑现。1号横洞取得了月平均线性超挖8.6厘米,单循环线性超挖5.2厘米的较好成绩。
二工区邓家寨隧道出口进洞施工
8月4日,二工区邓家寨隧道出口顺利进洞施工,这是二工区继姚家堡隧道、真武村隧道后第3座进洞施工的隧道,也是二工区第13个全面展开施工的重要工点。
邓家寨隧道位于达州市渠县境内,全长219米, 全隧为V级围岩,最大埋深31.4米。隧道进出口段穿越第四系沉积层及砂质泥岩强风化层,围岩稳定性较差,洞身围岩砂质泥岩,弱风化,岩质较软,节理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易坍塌冒顶,侧壁易失稳,整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保证邓家寨隧道安全、快速、顺利进洞施工,二工区精心组织、提前筹划:一是针对洞口高陡边坡,安全、快速推进抗滑桩施工进度,为进洞施工创造条件。二是针对软弱围岩,对开挖方案和施工组织提前细化优化。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完成洞口征拆和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四是明确责任分工,建立节点考核机制,严格执行考核兑现。
三工区马鞍山隧道贯通
8月13日,三工区马鞍山隧道贯通,这是三工区贯通的首座隧道。
三工区共有8座隧道,目前进洞施工的隧道有4座,其中马鞍山隧道全长224.3米,最大埋深约45米,全隧为IV、V级围岩(砂质泥岩),属浅埋软岩铁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风险高。
自马鞍山隧道进洞施工以来,三工区坚持以施工技术方案为先导、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以安全质量管控为抓手,坚持标准化作业,在稳步推进施工生产的同时,高铁隧道施工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确保了马鞍山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下一步,三工区将以架梁通道上的隧道、桥梁等重点结构物施工为主线,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调配,强化攻关、重点突破,扎实推进安全、质量、环保、进度等管理标准化、常态化、规范化,促进项目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准运行。
(李云 柳志武 刘宗银 张兵兵 尹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