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党建引领聚合力 超前策划破难题
——广州北江引水1号隧洞贯通纪实

          □隧道股份 项目部
  8月13日,隧道股份承建的广州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1号隧洞“中铁772号双护盾TBM——北江2号”刀盘从清远北江边取水头部破岩而出,1号隧道实现全隧贯通。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在北江清远市城区武广高铁北江大桥上游约600米的左岸设取水口,经过100万立方米/日规模的取水泵站加压后,通过26千米长的管道和隧洞输水至花都水厂,为广州市提供用水资源,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水利工程项目。隧道股份承建的北江引水工程1号隧洞TBM施工段全长2568.8米,进口位于取水口段,出口位于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桃君坑,最大埋深375米,为有压引水隧洞。
  “北江2号”于今年4月14日从1号隧洞出口端始发,穿越南峡山,由南往北向取水头部方向掘进。始发以来,“北江2号”一路高歌猛进,持续保持高产稳产,实现了单班最高掘进25米、单日最高掘进42.5米、单月最高掘进895.5米、平均日进尺21米、平均月进尺631米的骄人成绩,122天完成2568.8米的掘进任务,比计划工期提前81天实现贯通节点目标。
  党建引领,提升攻坚合力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1号隧洞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被列为省水利厅“党建进工地”示范点,项目团队扎实开展“党建进工地”活动。聚焦工程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活动,推动项目管理不断提升。在TBM掘进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技术创新克服了高强度围岩掘进、小半径转弯、富水地层、不明气体影响等施工难题,成功穿过12条断层破碎带,多项指标达到同类工法施工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项目部党支部通过开展“做‘五好’争‘五星’创党员先锋岗”活动,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干事创效益、带头依规保安全、带头律己守清廉、带头服务促和谐,进一步展现项目党员风采,有效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严格管理,确保安全质量
  项目部深入开展“党员身边创三无”“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等安全生产活动,认真落实领导带班、一查三巡、班前讲话、周安全学习、月检查等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严格落实门禁管理制度,配备人员定位系统,并结合项目实际开展专项应急演练,营造人人管安全、人人都安全的环境氛围。
  为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控,项目团队针对TBM施工的每道工序,编制工序施工要点,使作业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掌握所做工序的重点、要点,避免造成施工偏差影响现场掘进。此外,项目部在每个班组中都安排一名有TBM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值班,确保TBM掘进安全、质量可控。
  根据设计详勘,TBM掘进区间内共有12条断层破碎带和一段24米左右的IV类围岩,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团队通过专人洞内值班、每环对碴样、掘进参数分析等举措,保障了TBM能够快速顺利通过断层带和围岩较差地段。为避免因掘进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偏差问题,项目测量组24小时随时待命,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进行搬站和姿态复测,为TBM保驾护航。
   超前策划,破解施工难题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1号隧洞始发段为曲线半径700米的左转弯,因管片本身未设置楔形量、环面未设置凸起、管片一半角部为锐角等原因,转弯过程中,管片角部及环面容易受到集中应力,特别是管片内弧面保护层范围及管片锐角部分受到应力后极容易脱皮及掉角。为解决相关技术难题、总结施工经验,项目团队多次邀请行业专家、业主、设计、监理等进行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采用不同断面尺寸的止水条防止止水体系失效、软木衬垫加厚为管片提供转弯楔形量、定位销内设置钢棒提高定位销刚度、采用环氧砂浆填充环缝保证管片间隙密实、管片角部设置圆形倒角减小角部应力、顶推油缸靴板上增设软接触减少管片应力、管片角部钢筋加强提高管片承载力等专项措施,并在掘进450米曲线时全部落实到位,管片完好率达到了99%以上。
  项目部始终坚持日停机保养制度,有效地减少了TBM故障停机,每天上午8点至12点为TBM强制停机检修阶段,集中对TBM的液压系统、刀盘刀具、电路系统、电力系统、皮带系统、轨道运输系统等进行检查、检修和保养,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处理,确保TBM可连续掘进。
  广州北江引水工程1号隧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北江引水工程建设阶段性重大进展。项目部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勇做最难,永交最好,科学策划,精心组织后续工序施工,继续抓好安全质量管理,优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争取项目完美收官。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