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消息 2022年12月26日,三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扈大勇,市人社局局长刘致良等领导到二处机关,为二处技术科创团队颁发三河市第二届市长特别奖奖杯以及奖金二十万元。
二处技术科创团队长期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积极搭建内外创新平台,构筑科研有力支撑,目前已与14所院校建立了科研战略合作模式,实现了联合攻关、共同发展、整体提升,并以克难攻坚的奋斗精神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丰硕的荣誉和科研成果,主要有红谷隧道项目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大奖”“国优金奖”三大国家顶级优质工程“大满贯”荣誉,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项目创造性地建立了三次支护体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创造了单月泥水盾构独头掘进1023米的世界纪录等。
团队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拓宽了社会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与创优工作并举的实践带动了二处近三年的高质量发展。在南昌市红谷隧道建设期间,团队围绕沉管浮运安全风险大、安装控制难以及传统的灌砂工艺填充密实度不均匀、一次灌砂充填合格保证率低等难题,以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抽调骨干参与解决,并与国内知名院校、研究院所、设备供应企业等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研发队伍,通过模拟计算、实体物模试验、检测监测等系列技术手段,开发了可视化沉管隧道施工智能测控系统,研制了沉管隧道多功能一体化灌砂垫层专用工程船,创建了冲击映像法、全波场法相结合的灌砂垫层无损检测方法,高质量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斩获了多项荣誉。
团队积极开拓项目创新平台,驱动品质建设,塑造品牌形象。在渭武高速木寨岭隧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团队促成院士、大学、业主、企业联手解决高地应力挤压大变形世界性难题,创造性地建立了洞内长短预应力锚网索一次支护围岩、钢架喷射混凝土二次支护、现浇钢筋混凝土三次支护体系,控制了钢架大变形,实现了钢架零拆换。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永清—上海)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建设期间,团队戮力同心、顽强奋斗,以自研抗分散砂浆破解了“水下强透水地层管片上浮”的行业质量通病,形成了适应高效率掘进的“渣不落地、浆不落地”泥水环保处理等5项施工技术,数次刷新了泥水盾构掘进的世界纪录。 (朱发瑞 赵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