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消息 2022年12月26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建设,随着新成昆铁路峨眉至冕宁段建成通车,全长915千米的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通车运营,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旅行时间将大幅压缩,最快分别3小时、5小时、7.5小时可到达。
新成昆铁路的通车运营,进一步完善了西南地区路网结构,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带动沿线资源开发,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成昆铁路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连接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重要通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成昆铁路起自成都南站,沿途经过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昆明市,终至昆明站,为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新成昆铁路沿线地质复杂,跨越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金沙江,穿越峨眉山、大小凉山和横断山,修建难度极大。
我集团承建的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地处峨眉至冕宁段区间,位于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和越西县境内,全长21.775千米,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隧道,穿越10条断层和2条褶曲,最大埋深1350米。隧道穿越横断山系东列山脉的大雪山和大、小凉山以及小相岭等山岭,区域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施工中面临涌水、涌砂、塌方、活动断裂、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岩爆和高地温等众多工程地质难点,给隧道施工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攻克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施工难题,全面加强建设管理,成贵公司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30余名专家创建了“隧道建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全力开展新成昆铁路隧道建造技术攻关,通过对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变化趋势和规律,寻找问题症结,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在小相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水害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小相岭隧道施工中遇到岩溶暗河,涌水量累计已超过2亿余立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水量。技术人员多次现场研讨,坚持“治岩先治水、治水先泄压、泄压先排水”的原则,通过采取探水、泄水、排水、分水等多种举措,改善了围岩地质条件,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
施工中,我集团建设者凝聚弘扬“战山斗水,无畏无悔;接续追光,忠诚担当”的小相岭精神,采取大型机械化配套,提高施工功效,通过快速打通平导,实现排水、泄水,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隧道施工高质量推进。
2022年6月21日,历经2200余天艰苦奋战,我集团承建的新成昆铁路最长隧道——小相岭隧道胜利贯通,为新成昆铁路通车奠定了基础。如今新成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将为沿线带来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拉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同时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余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