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精管细算降成本 多措并举促效益
——一处重黔铁路12标项目部狠抓仰拱超欠挖控制
  □一处 赵恩养 吴世友 王润福
  一处重黔铁路12标项目位于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境内,正线全长19.805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主要工程包括隧道2座,分别为全长10410米的杨柳村隧道,全长9342米的保家镇隧道。其中,杨柳村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内有岩溶发育、岩溶水、缓倾岩层、浅埋等地质难题,施工难度大。
  为优质高效建设好重黔铁路,从进场伊始,项目部始终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标准要效益、向精细要效益,对管理模式、临时设施规划、分包策划、设备配置、材料采购模式等影响成本较大的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全过程把控,收到了明显效果。
  尤其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针对围岩节理发育等地质难题,钻爆凭经验,底板眼间距、角度、数量等原因造成仰拱开挖超欠挖问题,项目部全面分析制定措施,严格落实执行,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化爆破设计
  项目部对隧道围岩岩性、围岩强度、完整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进行了综合研判,不断优化爆破设计施工。通过现场多次试验,对仰拱底板眼的钻孔角度、深度、眼间距、装药量等参数进行了科学调整,不断优化爆破参数,光面爆破作业取得了良好效果,仰拱开挖超欠挖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严控钻孔精度
  钻孔作业前,项目测量人员会采用全站仪测出隧道中心线及开挖轮廓线,在开挖面及后方4米位置用红油漆标示出隧道中线,并在开挖轮廓线上标识出底板眼炮孔位置,为后续爆破作业做好标记标识。爆破作业人员参照作业面放样的隧道中线调整施钻角度,相邻眼插炮棍作参照物。开眼位置根据围岩情况适当向轮廓线以内调整,施钻过程中钻机紧贴隧底,严控施钻角度。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和方法,有效提升了仰拱开挖从打钻、眼距、眼量、角度、深度以及装药等作业工序的标准化程度,进一步规范了现场作业标准,从根源上解决了隧道施工超欠挖难题。
  强化考核兑现
  项目部根据光面爆破超欠挖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结合隧道施工实际情况,制定了超欠挖考核管理办法,严格实行三级考核制度:即项目对工区考核、工区对班组考核、班组内部考核,并做到每月实时兑现考核。通过考核激励,转变了部分员工懈怠思想,强化了大家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激发了现场作业人员实干巧干思想,超欠挖考核取得了实效。
  狠抓交底培训
  项目部始终把增强作业人员的效益意识、提高作业人员作业效率作为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持续注重对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使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光面爆破参数,清楚布眼位置、角度及装药结构。同时积极引导全体员工以效益为导向,以高标准建设推动项目创新创效。坚持周一安全会和班前讲话制度,对上循环开挖成型情况以及钻爆作业操作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指导、再强化,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技术人员及时跟踪试爆效果,根据围岩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确保超欠挖可控。
  通过多举措“精打细算”,一处重黔项目部仰拱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混凝土超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机械费用得到同步降低,施工进度也有了明显提升,对加快项目施工进展、又好又快建设重黔铁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