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宜居的诗画杭州
杭州之江路超大直径盾构机“共同富裕号”顺利始发

  浙江杭州消息 6月29日上午,隧道股份杭州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右线首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共同富裕号”顺利始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杭州之江路工程西起之浦路以西,东至复兴路,沿之江路、老复兴街展开,线路总长约6.3千米。主线隧道全长约5.6千米,含两段明挖隧道和一段盾构隧道。
  该项目由杭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建设管理,隧道股份负责施工的之江路东段工程地处国家5A级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毗邻钱塘江,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盾构线路经中河、闸口白塔、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之江大学旧址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钱塘江大堤、杭州地铁4号线等多处敏感建筑物,施工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极高。
  “共同富裕号”盾构机的顺利始发,奏响了项目建设新号角。此次始发的“共同富裕号”盾构机直径为15.03米,采用可以应对软硬不均地层、硬岩地层换刀频繁、换刀风险高等问题的常压刀盘,刀盘总重量达570吨。与普通刀盘相比,该刀盘刀具配置有旋转检测、温度检测、磨损检测等功能,掘进过程可感、可知、可控。右线盾构隧道长约2.7千米,先后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全断面硬岩地层、全断面泥质粉砂岩地层等,其中全断面硬岩地层占比约65%,硬岩地层中的中风化石英砂岩强度约为102.8MPa,石英含量高达95%,软硬不均地层长约400米,给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
  为了确保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项目建设团队开展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多次组织专家就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论证,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并制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盾构复杂地层掘进安全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在杭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对杭州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宜居的诗画杭州,之江路输水管廊工程采用的是输水、交通、景观“三合一”同步建设模式。在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者始终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通过项目建设,将主要交通功能转移至地下,释放地面沿江景观空间,串联山水资源,拓展沿江绿带,构建绿色交通网络、水网格局,塑造沿江生态景观环境,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打造世界级滨水廊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造完成后,沿江地面道路由双向六车道缩减为双向四车道,将主要过境交通功能转移至地下,沿江景观带拓宽约11米,沿江景观空间增加43000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增加7500平方米,将成为杭州人民又一处幸福生活打卡地。
  图为“共同富裕号”盾构始发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劳动竞赛启动仪式现场。 段学钢 供稿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