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初次到西湖,从白堤上走过,脑海中出现了两句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读书是一件有用且很有情怀的事情。
这段经历是我毕业后重拾阅读的原因。在微信读书、kindle盛行的今天,我尤其钟爱纸质书。2020年,受疫情影响,居家隔离期间,我翻开了毛姆的《刀锋》。它和《月亮与六便士》异曲同工,都在探讨人如何成为自我,名气却不如后者。而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内容比之《月亮与六便士》更加深刻。本书的主人公拉里“样子甜甜的”,经受战争中失去朋友的创伤,放弃安稳的生活,追寻生命的意义。全书既有对战争的思考,也有对不同价值观冲突的呈现,看似主题宏大,吸引我的却是毛姆的英国式幽默,以及拉里的经历带给我的思考。我在这本书里,遇到了拉里、艾略特、伊莎贝尔、索菲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也都得到了看似圆满的结局。如果你在生活里遇到烦恼,如果你想探寻人生的价值,不妨和我一样,以书为媒介,和他们交交朋友。或许,能够从他们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式。
对于混迹知乎的人来说,不读毛姆就不好意思自称文艺青年。我认为他用冷静的笔触、幽默的故事给了读者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比如,《刀锋》中有这样一句话:看书、长距离散步、湖上荡舟以及冥思……这些恰恰是我所认同的生活态度,在美丽的城市,有一份心仪的工作,闲暇之时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对我来说,这大概就是生活最好的状态。
读完毛姆,我开始更在意生命的宽度、思想的深度。他教会我探索,还给了我一个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