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消息 近日,从二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施工现场传来喜讯,“畅通号”盾构机掘进突破7000米大关,达到7062米,项目建设再获新突破。
“7062”,对于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项目建设者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和特殊的含义。时光倒流回十年前,2012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深潜突破7062米,蛟龙号不辱使命,在远海大洋刻上了中国深度,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由跟跑向领跑的跨越,为我国实现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再次启动时光机,去联通十多年前的另一端。2001年国家将盾构机研制列入“863计划”。盾构机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包含了机械、液压、电器、流体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仅零部件就有上万个,同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数年的努力,2008年4月承担该项科研任务的中铁隧道局突破核心技术封锁,研发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中国中铁1号”,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此后,我国盾构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进口到出口,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如今无论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年产量还是市场保有量,中国都是世界之最。中国盾构家族系列丰富、尺寸齐全,部分技术领跑世界,并不断向世界最大、世界最小、世界首台发起冲锋,在世界隧道掘进机领域刷新中国高度,写下了激荡人心的中国品牌故事。
2021年3月31日,世界首台最小直径常压刀盘盾构机中铁996号“畅通号”在上海下线,同年5月18日在江苏海门成功始发,掘进接连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并创造了泥水盾构机月掘进1003.5米的最快世界纪录,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泥水盾构机,并将成为世界上一次始发“跑”得最远的泥水盾构机,以“中国速度”“中国长度”领跑水下盾构施工,开创了“穿江越洋”时代新的里程碑。
2022年5月15日晚,央视《焦点访谈》《领跑的密码》专题节目首播——《盾构机:掘进中的逆袭》追溯20年来中国盾构产业悄然积蓄和发力实现从“零”起步到跟跑再到领跑世界的“蝶变跃升”历程。“畅通号”是这组“领跑密码”中的一个数字,也是“中国制造”进步必须积累的数字,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全球创新赛场上,我国正在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国之重器”,不断给国家注入澎湃动力,推进强国建设步伐,并创造更多伟大的世纪工程。
图为我集团员工在中俄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盾构隧道内紧张施工作业中。
唐明远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