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消息 4月18日,由隧道股份施工的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工程——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右线盾构掘进胜利突破1000米大关,标志着深圳首条海底隧道盾构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掀起了再战二季度施工大干热潮。
妈湾跨海通道是深圳市首条海底隧道,起于前海自贸区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处,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及金湾大道~西乡大道交叉口对接,是当前国内在建最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工程。
妈湾跨海通道右线盾构段全长2063米,采用直径为15.5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妈湾号”掘进施工。推进线路上软硬不均岩层占比超过50%,全断面硬岩强度最高达193Mpa。
“妈湾号”盾构机自大铲湾港区始发,下穿海域段后在前海上岸。在1000米的掘进线路上,项目部先后克服了浅覆土始发风险高、填海区复杂地层掘进控制难度大、全断面硬岩和上软下硬段地层刀具损耗严重、掘进效率低等难题。通过完善端头加固形式、优化管片凹凸榫结构抗剪,保证了盾构始发安全及管片拼装成型质量。针对复合地层“硬”考验和“软”折磨带来的刀具异常磨损问题,项目部在掘进过程中对刀具磨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刀具安装形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有效降低了刀具异常磨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以智慧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为依托,实现对掘进参数实时智能监控、自动预警,可在移动端上全时段、全地域对掘进参数进行监控。盾构掘进施工配置专职“参数分析员”,汇总地质研判、碴样分析、刀具监测和声音采集等信息,实现了一环一研判,一环一交底。在疫情等外部阻力影响下,仍然取得了月进尺170米的好成绩。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建成后,将形成连接深圳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通道,兼顾连通妈湾、赤湾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交通分流,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与整合。
图为集团建设者在妈湾跨海通道盾构掘进现场庆祝项目重大节点突破。
朱文君 李斌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