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王奔:日夜奔跑,只为成就隧道人的中国梦
□三处 周勇

  在中国隧道建设战线上,活跃着一群敢于突破、勇于挑战自我的新生力量,他们用欢笑和奋斗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年华,用汗水和热血践行隧道人“隧贯山河、道通天下”的光荣使命。平步跨高山、谈笑越江海,他们为中国隧道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挺起了“90后”“95后”青春而坚韧的时代脊梁,时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中铁隧道局“忠诚担当”的时代召唤,追逐梦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重庆七星岗项目部员工王奔就是其中的一员。入职6年来,他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成长为项目优秀的技术骨干,先后荣获三处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青年突击手等。
  踏进隧道门,就是隧道人
  “虽然,我大学学的是交通工程,但毕竟是纸上谈兵,真正到了工地上,还是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处下手。”想起初到施工现场时的场景,王奔至今记忆犹新。
  王奔2015年大学毕业通过校招进入三处,来到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5105标大石坝站工作。上班第一天,看到热火朝天的工地、穿梭来往的工程车、纵横复杂的地下“掌子面”,王奔一筹莫展。
  “好在,三处实行’师带徒’,指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指导我开展工作。”在师傅和领导、同事们的帮助下,王奔很快适应了工作,开始独当一面。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每一样都做得巴巴适适。
  “进了隧道门,就是隧道人。”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七星岗项目经理高军伟介绍说,三处“传帮带”的制度十分有利于新员工的成长。无论来自哪里,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三处都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手把手地“传帮带”。
  “第一次看到王奔,就感觉这个年轻人不但充满朝气,而且身上有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头,这是我们隧道人不可或缺的精气神。”高军伟说。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王奔一路前行,拼搏挑战。从见习生到副总工程师,2022年3月,年仅29岁的王奔,便走上了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岗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017年,王奔来到重庆七星岗项目。如果说大石坝车站工程难度是“入门级”,那七星岗隧道施工困难程度可谓“大师级”。
  七星岗车站位于渝中区中心地段,埋深近100米,地面竹笋般密布着构筑物,地下既有隧道线27条、纵横交错,其中3号出入口与换乘通道之间最小净距仅为20厘米。项目存在的重大关键施工技术难题很多,如七星岗站~大礼堂站区间下穿人和街小学(隧道拱顶距离车库坡道底板最小净距为2.7米,且处于高填方区域,围岩级别为Ⅴ级),在这里施工,难度堪比“脑科手术”。
  再大的困难都拦不住中铁隧道人。王奔和同事们一道,实地勘探调研、反复学习请教,一次次修改施工方案。针对七星岗车站施工通道、七星岗车站、七星岗站~大礼堂站区间、南滨路站~大礼堂站区间地面老旧建筑较多,同时有人和街小学、石黄隧道、医院、商场等敏感构(建)筑物的施工难题,为减小施工安全风险、减少居民投诉等,王奔积极主动组织技术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爆破方法研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组织实施了水压、分区分段爆破,解决了爆破震速超标问题,在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的同时确保了周边构(建)筑物安全。王奔“日夜奔跑”,紧盯现场,严抓质量,转换通道位置超欠挖控取得了显著效果,工期比其它同类车站转换节省了30%的时间。
  区间隧道正线穿越车库桩基,需要对侵限桩基在洞内进行受力转换并破除,王奔多次主持召开专项方案讨论会,集思广益,深入论证,与项目技术团队群策群力,摸索爆破开挖的更优解法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和创新思维,总结归纳出一套复杂环境下控爆开挖的工法,获得了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的QC小组优秀奖。
  赓续中铁基因,谱写青春华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隧道施工是技术密集、机械密集、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型工作。王奔深刻认识到,工种之间的配合、内部与外部的协作、上级和下级之间的默契尤为重要。
  “急难险重,共产党员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青年共产党员,王奔深知党员先锋作用的价值意义。为更好地发扬三处“野战军”光荣传统,更好地发挥集团作战的优势,在项目经理高军伟及王奔倡议下,七星岗项目于2017年10月成立了青年突击队。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王奔和突击队员们迎难而上,通过开展查资料、跑现场、勘地形、编方案等工作,迅速敲定了科学、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为后期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确定项目初步方案后,项目青年突击队又紧锣密鼓地筹备实施性施工组织。
  夏日的重庆犹如一个滚烫的“大火锅”,大家在现场搭起简易帐篷,租来集箱房,测量、放线、切割岩石,饿了就吃简易的盒饭,累了随便躺一会儿……项目书记周勇经常赞叹:“这些‘90后’突击队员们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周边构(建)筑物安全,让施工方案完全落地,王奔和队员们与开挖工人们一起坚守在开挖台架上,对炮眼的数量和角度进行实时监控,打眼后逐个清点炮眼数量;对炸药用量,雷管的段位、数量,装药的分区、分段等进行检查、检验。
  王奔还非常注重理论学习,将理论与施工现场相结合,始终把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化当作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严格按照三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予以具体化和不断创新,全面实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化,确保项目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有序可控。所负责项目工程部连续5年获得三处先进班组荣誉,并且在2021年度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班组荣誉。
  王奔不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充分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而且积极开展技术总结工作,发表论文《地铁车站暗挖隧道防水施工探析》及《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模式研究》。其中他主持的《降低下穿既有线爆破震速QC成果》获得广东市政行业协会优秀奖及集团公司二等奖。
  “隧贯山河,道通天下”是中铁隧道人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铁隧道青年,王奔发扬中铁隧道人的优良传统,敢打敢拼,日夜奋战,为实现中铁隧道人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