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 张西甲 吴世友
集团公司承建、一处施工的重庆至黔江铁路站前12标项目位于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境内,正线全长19.805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主要工程包括隧道2座,分别为全长10410米的杨柳村隧道,全长9342米的保家镇隧道。杨柳村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属II级高风险隧道,采取“3横洞+进口”的进洞方案,多开作业面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满足计划要求。
2021年10月5日,杨柳村隧道2#横洞大里程方向掌子面突然出现多处大量涌水,日出水量达35000立方米,最远喷射距离达10米,给掌子面开挖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作业人员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没有退缩,“雨”中奋楫,砥砺前行,在掌子面冒“雨”鏖战160余天,一尺一尺往前挖、一米一米往前推。
“前面还是有水”。施工过程中,每20米就要做一次30米的超前探孔了解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及水量变化情况,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这样的。掌子面在哪来,水就在哪里,作业人员天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冒“雨”作业,掌子面涌出的流水哗哗不停地浇灌在作业人员的身上,虽然穿着雨衣水鞋做好了防护,但面对瓢泼般的水流,所有的防护都显单薄,根本无法阻挡喷涌而出、大水漫灌式的冲击,刺骨的冰水源源不断灌进衣服里、裤子里、水鞋里。每次下班后,都能从衣服和水鞋里面倒出几斤水来,尤其是一双双被水长时间浸泡的脚发白又发皱。环境再差,也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难度再大,也要一尺一尺地往前进。
杨柳村隧道的建设者,用永不言弃的信念,坚强如铁的韧劲,攻坚克难、凿隧开路,奋力书写新时代新铁军的拼搏之路。
日复一日,长时间的冒“雨”作业,不仅考验着作业人员的斗志,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项目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作业人员24小时提供热气腾腾的姜汤驱寒祛湿,减轻长时间冒“雨”作业对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另外,在洞外设置了专门的烤衣房,洞内设置了换衣间,准备了感冒药、棉大衣等物资,让一线作业人员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
“风雨”无阻、勇毅前行,项目一线建设者始终以“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精气神,迎难而上,全力确保重庆至黔江铁路站前12标施工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