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邙山旧事

  自古有云:“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人心目中的北邙,是理想的长眠之乡。对于我们这一群在邙山扎根工作的中隧人,大抵也要在此实现理想。这里,是设备分公司的起源,也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
  十年前,我刚出校门,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报到之后,被公司安排到邙山机械修造厂见习。之前爱看盗墓小说,居然到了这个流传着各种盗墓传说的地方。修造厂路边的墓冢还残存着大大小小的盗洞,多少次忍不住想要进去看看,奈何没有胡八一、吴邪的本事,也就不了了之。
  进入修造厂大门,大楼上鎏金的“隧道局机械总厂”几个大字仍然熠熠生辉。那一排排红砖黑瓦的厂房也昭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围墙外的邙山火车站虽然简陋萧条,可依然有一列列运煤车疾驰而过。
  那时候,厂区内摆放着各式各样先进的凿岩台车、钻机、挖装机、运碴车。听着老师傅讲述这些设备的历史,感叹它们是如何为那些被誉为人间奇迹的隧道工程立下汗马功劳。我们满怀热情,细心而又认真地为它们做着保养,希望哪天它们能够再次出征,创造新的辉煌。
  还记得,夏天的夜晚,跟好友一起捉知了的时光。到了晚上,知了就陆续爬到树上,我们打着手电筒,拎着瓶子,小心翼翼地看着每一棵树,生怕错过了这满身泥巴的小猎物。某天居然发现一条蛇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它盘在树枝上,等待着猎物靠近,手电筒照到它的时候,“嗖”的一下开始爬行,当时就把人吓得落荒而逃。我说,男人不能怂呀,人家许仙跟蛇睡一块都没事,你们这就看了一眼,就怕成这样了?虽说嘴硬,但是心有余悸,很多天不敢再去跟蛇抢饭吃。
  捕鱼的时光也记忆犹新。下班后三五好友开上车,带着渔网,直奔白鹤渡口。黄河的浅滩处,水草丛生,鱼虾共舞。先在合适的位置撒上一些鱼食,时机成熟,将那渔网撒出,再慢慢收回,各种草鱼、鲫鱼、黄骨鱼就尽收网底。没多久就收获了满满一大桶,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捕到野生的乌龟,实在是大快人心。随后迎来的就是一场丰盛的全鱼宴,或红烧或炖汤或油炸,鱼杂也被炒成了美味,那满足感至今仍让人魂牵梦萦。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很多个傍晚,坐在锅炉房的顶上,钢厂的烟囱不停地冒着黑烟,满眼的麦田延伸很远,焦枝铁路上火车孤独地进站又离开,内心却迷茫寂寥,不知路在何方。
  还记得爱画画的小周,爱逗乐的小林,还有那大清早起来就听经书的牛厨师,现在已不知身在何处,诚然相逢离别都是常事。
  那路边的黄杨依然静静伫立,当年不过齐膝的高度,现在业已没腰了。此时,脑海中萦绕着这么一句歌词,“人间不过是你寄身之处,银河里才是你灵魂的徜徉地。”虽然略显凄凉,却有看破人生的豁达。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