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阴消息 3月26日,由隧道股份物资采供中心和集大原项目部共同承建的集大原铁路01标1号自建砂石料场机械轰鸣,砂石作业生产线一片繁忙景象。皮带输送的第一堆碎石、机制砂的落地,标志着集大原1号砂石料场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达到砂石料生产条件,并正式投入生产。
长期以来,受国家环保整治影响,砂石料资源呈紧缺态势,价格居高不下。由隧道股份承建的工程项目因砂石料供不应求,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停供断供、以次充好、单价上涨等情况,既影响项目施工,又造成项目成本增加。为实现项目砂石料供应“提质保供、降本增效”的目标,隧道股份积极推行山岭隧道项目自建砂石料场施工模式,不断提升在建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质量效益、经济效益。
隧道股份物资采供中心作为自建砂石料场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砂石料场的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保、砂石料生产。而项目部负责砂石料场的征地、场地平整硬化。双方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集大原铁路01标1号自建砂石料场是物资采供中心首个运行项目,砂石料场从2020年8月8日完成征地,到场地的开挖平整、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月26日成功投入生产,过程中克服了业务不熟、气候恶劣、资源短缺等诸多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由于砂石料场地处晋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进入冬季后风大天冷,最低气温达零下25℃,路面常有较厚的积雪,物料运输十分困难。在成品区钢构棚预埋施工时,因气温过低,浇注的混凝土不凝固,现场管理人员采取在刚浇筑的混凝土上依次加盖塑料薄膜、棉絮、电热毯,最后再加盖一层棉絮的保温措施,相当于给混凝土穿上“棉大衣”,才保证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也正是因为天气寒冷混凝土不凝固,砂石料料仓隔断采用钢板代替混凝土浇注。
砂石料加工对一直从事物资招标采购的人来说是新领域,不知道如何操作设备,不熟悉加工工艺。但大家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边干、边学、边摸索,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干中悟,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引进社会优秀人才,补齐人员短板,专门派人去“规模大、效益好、标准高”的砂石场学习,了解设备性能,熟悉加工过程,掌握操作技能,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现场管理经验。学成后长期蹲守在砂石料场值班,跟踪督导设备的安装调试、砂石料的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并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章可循,保证砂石料生产正常有序推进、现场管理规范。
据项目部测算,砂石料场投入生产后,将大大降低项目成本,减少供应风险,保证项目有持续稳定的砂石料源,也为后续砂石料场建设、经营生产积累经验、提供管理借鉴。(蒋先华 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