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消息 当地时间10月1日,2025年度国际隧协(ITA)大奖评选结果揭晓。经过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轮角逐,中铁隧道局凭借技术创新与工程实力,一举斩获2项金奖、1项银奖,再度在全球隧道行业“奥斯卡奖”领奖台上彰显中国力量。
此次中铁隧道局获奖的三项成果覆盖设备创新与重大工程领域。其中,大直径特长TBM隧道无轨运输系统获年度产品/设备创新类金奖,该系统针对TBM无轨运输施工难题,团队通过重构TBM结构拓展通行空间、研发旋转调头平台提升效率、优化仰拱块布局保障通行、设计多用途平板车协同工序、搭建智能调度系统规范生产,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该系统应用后,综合施工效率提升15%以上,单条隧道创效超1.1亿元,目前已在4个TBM工程推广,近10个工程计划应用,为全球隧道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另一项获得重大工程金奖的是深中通道工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侧、紧邻福永机场码头,是深圳端门户工程,承担“水下互通”功能,也是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项目建成“1-3-5-10-10”高质量成果体系——1个世界首例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3个世界级标志性工程、5项“深中质量”突破成果、10项国际领先技术、10项世界首创重大装备,尤其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设计施工领域形成原创性成果。
获得重大工程银奖(超五亿欧元类别)的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针对隧道全预制结构拼装需求,项目团队创新研发弧形件/中隔墙拼装机器人,并形成一套成熟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部大型预制结构智能拼装技术,填补了行业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该技术大幅提升施工空间利用率、降低施工风险、缩短工期,相较传统拼装方式,弧形件拼装效率提升6倍、每班节省9人;中隔墙拼装效率提升10倍、每班节省10人。其中盾构隧道全预制化智能建造等技术成果已在全国多省市相关重大工程得到推广应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成立于1974年,总部位于瑞士洛桑,是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非营利性非政府学术组织。自2015年起,ITA每年评选年度工程奖,表彰推动全球隧道行业突破创新的项目与个人。ITA大奖由数十名顶级专家集中评审,被誉为全球隧道行业“奥斯卡奖”。截至目前,ITA大奖已举办11届评选,累计提名268项、评奖74项,中国隧道项目及个人累计入围100次、获奖35次。
作为中国隧道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中铁隧道局自ITA奖项设立以来从未缺席,累计入围24次、获奖9次,此次再获3项大奖,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隧道行业的领先地位。 (科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