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消息 8月8日,由特种公司施工的引江补汉工程5标首座深大竖井10号竖井顺利完工,为主隧道施工打通了“生命通道”,为保障TBM安全掘进和主隧洞工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号竖井位于引江补汉工程线路咽喉要地,采用单井型式,净断面直径7.8米、井深484.25米,建成后主要承担井底联通洞及输水主隧洞钻爆段施工时的出碴及人员、设备、物料运输任务,为输水正洞施工增加两个平行工作面,加速地质断裂带处理,推动工程整体进度。
自开工以来,建设团队以“打造标准化示范工地”为目标,积极组建“深大竖井攻坚克难尖刀连”,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和智能装备应用,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优化开挖、出碴、初期支护、衬砌等工序,推动施工效率持续提升,竖井月进尺最高达64米。施工面临围岩破碎且岩性复杂、地下水丰富、井壁稳定性差三重技术挑战,为此,项目团队紧扣“动态设计、精准施工”核心技术路线,推行“一环一总结、一环一提升、一环一考核”机制,构建全流程闭环管控体系。针对超欠挖现象,项目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优化爆破参数,确保每次爆破后岩面成型达标,将井壁修整量降到最小,有效减少后续欠挖刷帮与超挖回填工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在工艺工法上,项目团队细化各道工序的工作内容与时间节点,通过“五新四小”创新实践优化钢筋安装、支护施工、出碴清运等关键环节。经过反复验证,钢筋安装作业时间由最初的15小时缩短至6小时,掘进效率稳步提升,施工组织能力显著增强。针对竖井施工段穿越基岩全强风化、弱风化带段,围岩极不稳定,易出现软岩挤出变形、局部坍塌、片帮等问题,项目团队以“安全可控”为核心,创新引入智能环控和AI技术,打造“五维”智防系统,筑牢安全生产屏障,标准化的安全管控体系确保现场安全质量全程可控。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为沿线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补水提供有力保障。(赵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