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川端康成以极简笔触,瞬间将读者拽入一个纯净、安详的雪国世界。有人说,日本之美尽藏于他的小说,直到遇见《雪国》,我才真切领会其中深意。
初读《雪国》,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缓缓行驶的火车,漫长孤寂的旅途,在这“慢”节奏中,青春、朦胧与梦幻悄然生长。“感觉”是个玄妙的存在,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瞬间,被触动心灵,领悟其真谛。人生恰似一场旅行,孤独如影随形,唯有独自经历,方能参透“人生”的意义。
爱情与人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川端康成用平淡质朴的文字,勾勒出复杂内敛的情感。这种情感看似无足轻重,却无处不在,体现着东方文学含蓄内敛的情爱观。千言万语的“我爱你”,抵不过“今晚月色真美”的深情。为给恩师之子治病,青春的驹子无奈沦为艺伎,遇见度假的贵公子岛村后,便坠入爱河。可岛村秉持虚无主义,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徒劳”,他爱怜驹子,却不愿给予救赎。对驹子而言,岛村是生命之光,然而在雪国的虚无世界里,这段朦胧的爱情,如冰雪般绚烂
却终将消融。
雪国故事简单,人心却复杂难测。整部作品,“美”贯穿始终,洁净之美与悲凉之美交织。驹子出身贫寒,命运多舛,却善良美丽, 坚持写日记、弹三弦,努力充实自己。但在岛村眼中,这一切皆是徒劳。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驹子爱上岛村的那一刻,便踏上了毁灭之路。叶子则是另一个美好的存在,她灵动空灵,与热烈的驹子截然不同,执着、谦卑,如精灵般不染尘世。小说开篇对她的描写,便引发岛村的怜爱,他只想守护这份纯净。叶子在故事中推动情节发展,其以壮烈方式离世,驹子也因此发疯,将雪国的悲凉推向高潮。正如作者所言,叶子并未真正死去,她的生命在精神世界中变形、升华。在岛村心里,驹子是肉体的陪伴,叶子则是精神的慰藉,而结局的一死一疯,让雪国的悲凉氛围达到顶点。雪国之美,是悲剧的美、梦幻的美、无奈的美。
回味《雪国》,除了美,更多的是对人性与虚无的思考。在雪村,驹子执着等待岛村,叶子悉心照料行男。驹子的爱情热烈奔放、飞蛾扑火,即便深知岛村不会真心爱她,仍义无反顾。这让我想起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同样执着地守候爱情。叶子的一生充满艰辛,美好的事物似乎总难逃苦难。雪国仿佛专为她而生,最终她回归本真,如精灵重返天空。故事结尾“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带来难以名状的感受,似是如释重负,又唯有沉默。
漫游《雪国》,回忆种种,脑海中浮现的是窗外纷飞的大雪,缓缓行进的列车,以及白茫茫一片寂静的世界。一切归于平静,雪国,只剩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