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鹤庆消息 2月 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满潮前往隧道股份滇中引水大理I段3标,针对项目极端不良地质施工难题展开调研。
调研期间,何满潮一行深入项目多处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在云岭广场,详细了解香炉山隧洞基本地质条件、“一快两长一超级,三多三高两活跃”不良地质状况及新增工程施工进展;在 7# 支洞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探讨TBM 穿越“鹤庆-洱源”活动断裂带的技术措施与管控效果;走进TBM施工掌子面,实地查看隧洞拱架拆换、耳洞定向钻施工等重点工序进展,并与TBM主司机交流当前掘进情况,对项目近期日进尺突破表示肯定。
滇中引水大理I段3标香炉山隧洞全长约26.54千米,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控制性工程。标段主要工程为 7#支洞及7#支洞上游TBM掘进段,采用钻爆设备与一台开挖直径9.83米的TBM“云岭号”组合施工。
2023年5月,“云岭号”TBM进入隧洞F12活动大断裂及其影响带,遭遇高地应力极严重软岩大变形不良地质,导致 TBM卡机受困,施工暂停。同年11月,何满潮曾到此调研,指出香炉山隧洞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同时为项目建设提供指导,鼓励各方协同作战,攻克极端复杂地质施工难题。经过近一年艰苦努力,“云岭号”于2024年 3月恢复掘进,12月实现TBM掘进突破5000米。如今,项目团队已形成相对全面的极端地质难题应对方案,工程施工稳步推进。
滇中引水工程是“千亿元投资、千万人受益”的重大工程,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民生福祉工程。竣工后,每年平均引水量达34.03亿立方米,受益面积 3.69万平方公里,覆盖1112万人口,可有效解决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区内河道、湖泊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冶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