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妈妈的馅饼
□集团公司 破晓

  妈妈亲手做的馅饼,宛如那个年代最珍贵的馈赠,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儿时记忆。那独特的味道,伴随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恰似一束温暖的光,始终照亮着我们成长的道路。
  孩童时代,四季的重要节气,是我和弟弟最为翘首以盼的日子。因为妈妈总会在周末,为我们精心制作香喷喷的馅饼。临近中午,妈妈系上那条由几块旧衣服拼凑而成的围裙,开启制作馅饼的忙碌流程。这条围裙是妈妈亲手缝制的,虽已洗得有些褪色,却始终一尘不染。
  做馅饼的面与平日蒸馒头的面有所不同,有着特殊的要求。妈妈和面时,我们总是充满期待地站在一旁观看。妈妈告诉我们,馅饼的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面太硬了,馅饼口感干涩难嚼;面太软了,包不住馅,烙出来的馅饼容易露馅,会糊锅底。妈妈有着独到的手艺,每次和面都非常合适。妈妈先把面粉倒入一个使用多年的白色大盆里,边加清水边用右手搅拌。当面粉成为丝絮状时,就把它们揉成球状的面团,像打太极拳那样,把软软的面团在盆里来回、反复地翻滚着。等到面团变得光滑圆润,妈妈会把一块大的纱布打湿后再拧干,盖在盆子上面。妈妈说这是为了不让面团失去水分。
  面团在一旁醒着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馅料了。随着季节的更迭,馅料所用的菜也会随之变化。妈妈最擅长做的有四种口味,春天是韭菜鸡蛋馅饼,夏天是茴香猪肉馅饼,秋天是南瓜虾皮馅饼,冬天是猪肉酸菜馅饼。我最难忘的是南瓜虾皮馅饼。菜馅的原料,如韭菜、茴香、南瓜、酸菜,都是妈妈亲手在菜园子里种的,没有用过农药。那时候农药是贵重物品,菜园子都不舍得用。
  等馅料准备好、搅拌出香味时,面也醒好了,紧接着就开始包馅饼、烙馅饼。妈妈用灵巧的手把醒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再用擀面杖擀成巴掌大的、厚度适宜的圆片,然后舀一勺馅料放在面皮中间,再把四边的面皮边缘揉和到一个点,一个薄皮大馅的馅饼就成型了。妈妈做馅饼是一边包一边烙,一锅八个。烙馅饼的锅是妈妈出嫁时陪送的一个饼铛。饼铛像是儿时记忆的放映机,妈妈边做馅饼边回忆着过去,给我们讲她儿时的故事。我们常常看得入神听得入神,也会问这问那。当时想不通为什么妈妈小时候那么穷那么苦,而回忆时却又很温馨。现在明白了,妈妈烙馅饼时也在回忆妈妈的味道。
  馅饼在饼铛里翻过两次面后,妈妈会适当加上一点豆油或者花生油,偶尔也用过羊尾油。随着“滋滋”的声响,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我和弟弟经常一会儿一趟出入厨房,盼望着馅饼能快点出锅。我问过妈妈,为啥一过节就吃馅饼,并且每次一锅是八个?妈妈说,馅饼是圆的,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每次八个馅饼,预示着四平八稳顺顺当当的。我才明白为什么重大节气里妈妈都要给我们做馅饼。
  每次金黄酥脆的馅饼出锅,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吃第一个,被烫着不知多少回了。每次妈妈都急切地提醒我“小心烫,慢慢吃”,又是心疼、又是好笑的神情,隔着这么多年想起来都暖暖的。我知道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后来我学会了一招,把新出锅的馅饼放进提前准备好的蒜蓉醋汁碗里,让馅饼洗个澡,然后再吃。这个绝招是第一次吃南瓜虾皮馅饼时试验出来的。香喷喷的南瓜虾皮馅饼沾满了蒜蓉醋汁,那味道“绝了”。
  后来,我渐渐长大,求学、工作、成家,和妈妈渐渐聚少离多。虽然每天早上都会联系妈妈,给妈妈问候早安,但总是觉得为了工作和谋生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心中愧疚。而每次听到妈妈说,想家了就回来,妈妈给你烙馅饼,又让我万分感激妈妈的包容和溺爱。
  如今在南沙,我也有了自己的家。每次回家,我还是盼着妈妈给我做馅饼。陪在妈妈的身旁,和她一起做着馅饼,一起回忆着过去。妈妈还是会讲起自己小时候的事儿,但更多的是我们小时候的事儿。妈妈的馅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她对我们深深的爱。这份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温暖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