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消息 6月3日,三处施工的大角山隧道提前5个月顺利贯通,标志着广州市首条在全国重点文物控制地带采用矿山法施工的超大断面隧道取得阶段性胜利。
南沙湾地区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门,是广州的海上门户,同时承担着展示富有魅力的滨海形象的重要职能。但由于大角山这一天然屏障,导致骨架路网中环市大道南、海滨路与港前大道南一直无法真正贯通,区域经济发展受阻。
为配合片区开发,完善骨架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23年5月22日,被誉为“黄金隧道”的大角山隧道正式开工。大角山隧道处于南沙天后宫和大角山炮台的西侧,南北向纵穿大角山,向北连接港前大道,向南连接环市大道和海滨路,区域地理位置优势突出,规划交通便利。该工程线路均长1.95千米,全线设小净距山岭隧道一座,隧道均长847.35米(东线长890米,西线长804.7米),路基均长1.1千米,设计双向六车道。
根据《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大角山炮台按0.15毫米/秒下限进行爆破振速控制,相较于普通周边建筑物振速控制指标提高了近百倍,为保证文物的安全,建设团队通过前期爆破影响模拟计算、后期控制爆破方案优化、辅以全自动振动监测仪等先进设备,保证了国家级文物大角炮台的安全。除国家级文物外,大角山隧道周边还有国家4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学校、科研基地等,是一个众多敏感建筑环视下的爆破工程,同时隧道最小净距只有5.4米,洞顶最小埋深不足1米。面对挑战,项目部以多功能超前地质钻机、喷浆机械手等大型设备为主体,以BIM系统、3D断面扫描仪、隧道智能综合检测车等先进智能技术和装备为抓手,辅以止水带定型夹具、防水板多点激光精准定位等小工装,克服夜间不能爆破施工、酒店外事活动频繁停工等不利影响,实现了正常立拱段月均进尺100米的良好成绩,有效破解了施工“瓶颈”,并较施组工期提前5个月实现隧道贯通。
目前,大角山东西线隧道已全部贯通,正在逐步推进剩余139米衬砌施工。未来,大角山隧道将串联起南沙客运港、国际邮轮码头、天后宫和南沙花园酒店,成为连接港前大道与环市大道的重要通道之一。(陶宣羽 梁梦阳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