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欧阳修文集做序,起笔“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如巨鼓洪钟,将一“大”字铸骨生肌,说得通透实在。
近期学习集团公司两会精神关于“8848”战略部署中“八大体系”“八大任务”“八大能力提升”,都以“大”起笔,如平地惊雷,使人警醒而凝目聚聪以读之听之思之;继之以详实的阐释论述,条分缕析,使人通晓其内容、体悟其内涵、掌握其行法。这种以精炼响亮的题目提纲挈领,以平实晓畅的论述宣达部署,正合苏轼“言大非夸”之意。这背后,是充盈其中的中隧之“大”。
中隧之“大”,其源泉是激荡在中隧人骨子里的自信和担当。“8848”战略部署以“大”立意,固然是词句的锤炼,但更深层是中隧之“大”自信担当的自然流露。国有百业,隧道与地下工程只是其中一隅,在这一隅,隧道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企业、集大成者的行业大家。建企四十余年,溯源八十春秋,数次开辟隧道和地下工程新纪元,为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事业的发展打破梗阻,领军前行。成昆铁路、衡广复线、南昆铁路、西康铁路、侯月铁路、北京地铁、上海地铁等,以数十座行业里程碑铸领军地位。又以广深港高铁、广州地铁、中国中铁一号、武汉长江隧道、汕头海湾隧道、崇太长江隧道等不断延续巩固领军地位。这份中隧之“大”的自信不是骄傲自大、自吹自擂,而是在山河大地上磨砺,在岁月中铸造,经历史证明了的。而这份自信之中,又激荡着每一代中隧人赓续荣耀、再创辉煌、留功后人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没有、或感受不到这份自信和担当,则中隧之“大”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坚定、或树立这份自信和担当,则能凝聚起攻坚克难、奋进新征程的澎湃力量。
中隧之“大”,其落点在于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位员工。高质量发展是一条必行之路,但这条路要千万跬步积累才能抵达。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千头万绪,但最终都要转化成为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内容,汇聚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工作、创新创效才能实现。所以,“8848”战略部署中的中隧之“大”,其成功落实的关键就是覆盖之广、参与之众,不是某一层级、某一子分公司、某一项目的事儿,也不是某一系统、某一部门、某一科室岗位工点的事儿,而是全集团上至领导班子,下至一线站点,前至经营开发,后至收尾清欠,纵向贯通、横无遗漏的联动集成。所以,在这一面向时代、顺应潮流的战略部署中,每一位身处其中的隧道人,都应着眼于中隧之“大”,在这“大”部署中找到自身的方位坐标,找到自身岗位工作对于企业大局的重要意义和关键作用;以这“大”的标准去衡量自身现状,勇敢地审视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端正态度,强化学习,补短强弱,以自身业务水平和业绩成果的提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中隧之“大”,一以贯之的是信念之坚定和决心之大。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当下和未来的必行之路、也是漫长征途,需要迈步向前的决心,更需久久为功的信念。“8848”战略部署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盘点企业当前、把脉行业形势的综合考量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征程的科学筹划和系统部署。两会报告里面“标兵在前、追兵在后、强兵左右,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论述,形象生动、精准深刻地剖析了我们正面临的紧迫形势。我们已经建立并保持着领军企业地位,更有责任将这个地位和荣誉赓续传递下去,这是发展之责,也是生存之需。推动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对于我们来说刻不容缓。大力、深入、全面地推进“8848”战略部署的落实落地,要系统有序,更要快马加鞭。所以,“8848”战略部署中多以“大”立意,如当头一喝,更是回荡不歇的晨钟暮鼓。经过与会代表充分协商讨论,并举手表决通过,这个由领导集体擘画提出的战略部署,已经上升为全集团的意志,成为每一位隧道人的坚定信念和必行决心。在时间上,需要我们刻不容缓;在力度上,需要我们不遗余力——这是每一位隧道人置身时代的应有之意、应尽之责。
大为小之集成,小寄大而繁盛。中隧之“大”的种种内涵、成就和荣光,都离不开中隧人的大团结、大协作,中隧之“大”最温暖、最深厚、最闪光的地方也在于每一位中隧人的团结、互助、协作。我们虽然有局、处、项目的岗位之别,也有子、分公司的建制之分,但归根结底同属于中铁隧道局这条滔滔大河,奔腾在“8848”战略部署这个时代浪潮中。让我们继续密切地团结、互助、协作,汇聚浩荡之流,激扬属于我们这一茬中隧人的美丽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