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分公司
赵超峰 大家好,我是隧文创“隧道围系你我——‘一带一路’主题羊绒产品”。我的文创心语是:隧道贯通山海阻隔,也畅通人心,融通美好生活。隧道人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许多所在国的重大工程,隧通路畅,加速了当地与国内、当地与世界的融合,传播了中国友谊、隧道温暖,也擦亮了中国隧道、中国品牌。
以“隧道围系你我”为主题,将坚固长大的隧道意象化为柔软温暖的围巾,表达了隧道对于世界和人类的美好祝愿,让人类更和谐团结,让世界更和平美好。
序、 千年的回响 时代的乐章 这是两千年丝绸之路上缥缈的驼铃回荡。
这是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灌溉的木棉芬芳。
日月星辰,见证了古老的故事。大漠群山,隔不断执着的守望。
我们打穿最硬的山石,快捷的列车往来如梭。于是,轻软温暖的羊绒,接续起千年丝路的故事,传递着万里而来的温暖。
隧道围系你我,共沐丝路rong光——
共沐“融”光,一座隧道里通联起命运共同;
共沐“绒”光,一缕羊绒里蕴含着筑梦之暖;
共沐“荣”光,一片丹心里沸腾着时代之梦。
一、“融”之道,“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隧道两国最高领导人一同见证深厚情谊。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共同按下卡姆奇克隧道通车按钮。卡里莫夫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亲爱的中国建设者们,你们用自己的劳动缓解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困难。我们感谢,让我们的感谢声永远萦绕在耳畔吧!”
最高见证的背后,是中铁隧道人与乌国当地人情比金坚的休戚与共、卧冰饮雪的攻坚克难。
卡姆奇克隧道全长19.2公里,开挖总长度47公里,是中亚地区最长隧道,极高风险与难度让诸多欧美企业望而却步。中国隧道建设者们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战天斗地的精神,仅用了900天时间完成了共计47.3公里隧道的修建,让天堑变通途。
建设过程中,两国建设者同力同心,攻克了岩爆区、涌水、大雪封山、极寒天气等系列困难,也在同甘共苦的并肩奋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贯通后的卡姆奇克隧道,成就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最长铁路,沿线群众去自己国家的首都不必再绕道邻国,也使这个内陆国家与世界建立起了日益密切的联系。
一座隧道,融通人心,也使封闭的内陆国更加融入世界和时代潮流,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二、“绒”之暖,一条中亚羊绒的中国温度
山石冰冷,但人心是温暖的。“一带一路”倡议穿越冰冷的山、荒芜的沙漠,将世界人民联系在一起。而勤劳勇敢热情的中国隧道人,不仅为乌兹别克斯坦的羊绒打通了出路,也像温暖的羊绒一样,温暖着沿线的人民。
卡姆奇克隧道贯通后,来自各地的商品涌进乌国,来自乌国的优质羊绒也源源不断走向世界各地。千年“丝绸之路”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向世界传播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飞驰的列车,代替了悠长的驼队;柔软的羊绒,代替了细滑的丝绸。虽然历史涤荡,但古老丝路所承载的爱好和平、睦邻友好的中国精神始终未变。2019年3月8日,在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王毅以卡姆奇克隧道为例,指出“一带一路”不是债务的“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机遇。
源自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属于全世界热爱和平发展的时代共识,通过“中国隧道”走向广阔市场的中亚羊绒,则将这份宏大的倡议变成走进千家万户的温暖。
三、“荣”之光,最硬和最暖的中国品牌
“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速度的见证”“‘一带一路’倡议的先期成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项目”——各级领导和各界媒体纷纷盛赞卡姆奇克隧道。
工程立项时,多家欧美和日本的企业都曾跃跃欲试,但最终都因复杂的地质构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工期望而却步。面对邻国人民的迫切需求和高山硬石的艰难,中国隧道的建设者们没有退缩。
卡姆奇克隧道施工集“难、险、苦、急、重”于一体。隧道共有7个不同的地质断层和近10公里的长距离持续岩爆,施工难度大。建设者们提出“一测二判三防护”的“三步法”爆破原则,并采取软化岩石、超前释放应力、快速喷砼、加强支护等多项措施,先后创造了主隧道单月开挖342.6米、斜井单月开挖325.5米的施工记录,在近10公里的高强度岩爆区间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害。
中国隧道品牌让世界看见,中国隧道实力让行业叹服。
如今,隧道已经贯通8个年头。无数趟列车穿梭其间——满载着轻松愉悦的笑脸和丰富物产,以及无数期盼、梦想和欢笑。隧道这一冰冷坚硬的外壳之下,守护着我们这个世界的时代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