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景黄高铁联调联试现场
平里阊江特大桥
双凤村隧道 安徽黄山消息 10月26日,G55331次列车从黄山北站出发,沿着昌景黄高铁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标志着路桥公司参建的昌景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结束,全线进入试运行阶段,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路桥公司施工的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铁路(安徽段)CHZQ-3标段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境内,线路自黄家坞隧道进口段路基向西南方向经平里隧道至林场大桥大里程端路基终止,标段全长30.6千米,包含隧道13座、桥梁21座、路基20段、涵洞10座、站场1座、梁场1座,还包括无砟道床工程、改移道路、综合接地、接口等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克服了点多面广、砂石原材料供应紧张、环保要求高、三跨皖赣线等诸多困难,安全优质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工程主体施工质量优良,列车试运行仅用7天时间提速至385千米/时,创造了上海局集团公司最快达速记录;轨道几何状态平均TQI值分别为上行1.51毫米,下行1.49毫米,创造了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动态验收最好成绩。
昌景黄3标项目结构物数量多,施工涉及松(软)土路基、深路堑、高桥墩、连续梁、道岔梁、线路跨既有铁路架梁协调难度大,时刻考验着建设者的能力。
项目路基工程共计20段,路基工点分散、短路基多,路涵、路桥、路隧过渡段多,施工组织难度大。同时,该标段主要地处山区,新建及扩建便道难度较大。平平段路基作为昌景黄3标路基首件工程,是沟通平里隧道进口和平里阊江特大桥的重要工程段路基。进场以来,为确保优质按期完成业主下达的路基交验计划,项目部积极采取行动,细化节点目标、倒排工期,对每月每周的施工计划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可控;加大人员设备投入,采取“白加黑”工作模式,抢晴天、斗夜间、战雨天,克服史上最长梅雨季,保证了平平段路基施工进度。作为首段路基工程,为昌景黄3标剩余路基交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项目施工的21座桥梁中祁门大桥和胡村磡大桥跨越既有皖赣铁路,需上跨既有线进行架梁,跨越阊江时采用连续梁,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其中,平里阊江特大桥全长1860.8米,横跨阊江流域,包含465根桩基、55座承台及2座双线一字形桥台,是昌景黄铁路安徽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里阊江特大桥墩台工程于2019年11月12日开始施工,2020年12月15日完成全部墩台的浇筑施工任务,历时400天,累计浇筑混凝土9805方。自项目进场,项目部秉承“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态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标准鲜明的施工、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在平里阊江特大桥的施工过程中确保项目主要领导、现场技术员及安全员全程盯控、严格把控,做到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确保了墩台工程顺利竣工,为下全线架梁和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包含13座隧道,其中超过1000米的隧道8座,超过2000米的隧道4座,超过3000米的隧道1座,最长隧道平里隧道长6370米。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较多,围岩富水量大,高地应力,同时隧道洞口段多数位于浅埋地段,隧道施工安全压力大。加上项目地形陡峭,无既有道路,且被皖赣铁路包围,施工便道较长,材料运输极其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精心组织策划,严格落实规范化管理,精细安排资源要素保障,精准采取调控纠偏措施。隧道四五级围岩居多,围岩稳固性差,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施工,施工期间严格执行“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快封闭”的原则,严格执行高速铁路施工技术规范,克服了浅埋段偏压、施工组织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贯通,为后续的无砟轨道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昌景黄铁路如期建成通车提供了重要保障。
昌景黄高铁的开通将结束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拉近南昌、景德镇与黄山、杭州等地的时空距离,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袁涛 王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