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智汇成渝通蜀道 隧贯山河赴新程
——成渝中线3标项目建设纪实


  □三处 王小嵩 何滔
  1950年6月15日,成都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邓小平莅临致词,筑路大军高举贺龙亲手授予的“开路先锋”锦旗开赴铁路建设战场。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70年后,我集团再次担起建设新建成渝铁路的重任,在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国首条预留400千米时速条件的高铁建设战场上,三处成渝中线3标项目部高举“开路先锋”和“忠诚担当”大旗如约而至,参建新建成渝中线铁路。
  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成渝高铁,见证了我国铁路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也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年之叹彻底留在了李白的诗句中。
  党建引领 赓续红色基因
  项目部党总支根据三处党委讲好新老成渝故事的要求,结合项目特点、重点、难点、亮点,制定了《成渝中线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策划书》和《成渝中线项目文化建设策划书》,确定了“赓续红色筑路血脉 勇当成渝开路先锋”的项目党建特色品牌。
  项目部党总支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到项目”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项目经营生产中心任务,策划项目党建工作,推动项目有效管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建设“专业+敬业+爱业”的人才队伍,力求将项目打造成世界高速铁路建设新标杆。
  薪火相传话初心,践行使命再出发。为纪念五四运动104周年,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激发青年干部爱党、爱国、爱企精神,项目部党总支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带领项目青年前往四川省江油市开展“赓续成渝精神 勇担开路先锋——慰问老成渝铁路建设者”活动。活动中,老成渝铁路建设者、百岁老人余兴福追忆过往感慨万千,展望未来豪情万丈,寄语新时代隧道人要持续发扬“开路先锋”精神,实干笃行,建设好成渝中线铁路,为交通强国争做贡献。
  企地共建 突破施工瓶颈
  针对项目征拆管理单位多、流程时间长等难题,项目部积极与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交通局、公园局,龙泉驿区交通局、环保局及各街镇对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今年2月召开了征拆工作启动会议和推动会议,项目征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由于龙泉山森林公园“三区”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原有设计临时用地范围未更新,龙泉山森林公园核心区和花果山新增临时用地要重新办理准入许可。面对流程繁琐、进度不同步、工作开展困难等问题,项目部将征拆工作纳入项目的第一要务,坚持党政同责共同攻坚,同时组建专业征协队伍,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在建设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项目部全体员工协同作战,征拆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最终顺利解决了区县规定变动频繁、用地手续办理迟缓等棘手问题。
  标准管理 打造全线亮点
  科学部署,谋定后动。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紧密围绕“谋开局、强管理、重落实、定好调、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掀起成渝中线铁路建设高潮打下坚实基础”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项目施工环境较为复杂,不良地质问题突出,施工风险高,环保、水保要求高。龙泉山是成都穿越到重庆的最后一道屏障,位于其中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是全线环水保风险最大的标段,全长8千米的龙泉山隧道为高瓦斯隧道,属I级风险隧道,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做好了更是亮点。
  为高质量实现建设目标,项目部专门成立策划团队,精心策划工程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采用项目部、分部两级管控模式,使组织机构畅通并高效运行,确保项目部组织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生产作业过程标准化。
  目前,黄家石隧道斜井已于8月26日顺利进洞,是全线首个进洞的隧道工程,标志着成都市龙泉山森林公园核心区内的隧道主体工程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实现了生态环境敏感区施工“零”突破。项目部策划设置以大机配套、高瓦斯隧道施工和隧道开挖施工为特色的三个迎检点,高标准建设三个混凝土拌合站、一个钢构件加工厂,打造全线亮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建成渝中线铁路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被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铁路项目,是国家“八纵八横”沪渝蓉沿江高铁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成渝中线铁路建设的参与者,项目部将赓续筑路血脉,引领干部员工传承中铁隧道先辈精神,勇当新征程上的开路先锋,以打造“世界高速铁路新标杆”为己任,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