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一带一路”让“中国隧”在世界舞台洞见光明
——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与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按下安帕铁路隧道通车启动按钮。


    2018年9月20日,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西标段TBM隧道全线掘进完成。

  □国际事业部 周海东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等各界贵宾将共商大计、共绘蓝图,携手构筑合作共赢的阳光大道。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时隔4年后再度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十年来,“一带一路”惠及沿线国家及世界民众,参与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加强合作,重点项目不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中国基建就是“一带一路”十分重要的合作领域。
  中铁隧道局作为国内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引领者,建企40余年来,累计建设各类隧道突破1万千米,约占全国隧道总长的10%。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铁隧道局坚定不移“走出去”,大力实施“大海外”战略,不断将隧道与地下工程优势产业推向世界。目前,中铁隧道局在以色列、新加坡、瑞典、秘鲁、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智利、巴拿马等10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在建项目28个,合同总额150亿元,中国员工总数超过700人,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的头部企业、重要力量。
  卡姆奇克隧道——“一带一路”倡议的先期成果
  2016年6月22日,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卡姆奇克铁路隧道正式通车,中乌两国元首共同出席隧道通车视频连线活动。卡姆奇克隧道是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单体项目,同时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的示范性项目,被誉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期成果,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是中亚第一长隧,同时是丝绸之路重要国际运输走廊“中国—中亚—欧洲”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总统一号工程”。隧道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联邦共和国纳曼干省巴比斯科区域内,于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2月25日实现全隧贯通,中铁隧道局建设者们用900天成就了火车900秒穿行大山的奇迹,创造了隧道施工史上的奇迹。
  “ 安 格连-帕普”铁路全长169千米,其中卡姆奇克隧道工程为全线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规划路段中,卡姆奇克隧道全长19.2千米,开挖总长度达47千米。作为中亚地区最长隧道,它的建设无疑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和最大难点,复杂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给建设者们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开挖的几十千米隧道总共要经过7个不同的地质断层,进行山体爆破时,经常发生岩石爆裂弹射的现象,在隧道建设期间,仅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就达到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岩爆使隧道坍塌近2000立方米。
  面对无处不在的隐患,中铁隧道局组织召开专家会议,并与国内高校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制定了应对岩爆的科学方法,在近10千米的岩爆区间,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岩爆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中国技术攻克了中亚最大岩爆区难题。
  卡姆奇克隧道是中乌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新纽带,也是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见证。这条铁路解决了乌兹别克斯坦三分之一人口出行的问题,原来从塔什干到费尔干纳需要翻山越岭,绕道他国,现在只需3小时,极大地促进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卡姆奇克隧道是中乌两国人民在“一带一路”上书写的壮丽故事,创造了奇迹,传播了友谊,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世界。
  特拉维夫轻轨红线——“一带一路”合作又一重大成果
  2023年8月18日,由中铁隧道局等单位承建的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项目正式通车运营,这不仅标志着中铁隧道局在以色列建设的首条轻轨线路迈入新的里程碑,也充分彰显了中国中铁、中资企业在国际高端市场的实力和影响力。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蔡润高度评价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强调该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中以两国务实合作,特别是中以“一带一路”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2015年,中铁隧道局承建了以色列首条轻轨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该项目是中国中铁系统在海外高端市场首次采用全欧标设计、全欧标施工的“双欧标”项目,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资企业承建的首条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的轻轨项目,代表着中企在发达国家高端市场轨道交通建设的新高度。
  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全长约24千米,含地下段12千米、地面段12千米。全线共有车站34座,地面线路需要穿越特拉维夫大都市最复杂、最繁忙的53个交通路口,区域范围广、专业跨度大、技术集成高,大量本地及国际承包商参与,接口界面极其复杂。该项目全线由中国企业全产业链负责设计、制造、供货、施工、联调、维护等,标志着在工业化合作、优势互补、整合本地及全球资源方面实现又一重大突破。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铁隧道局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先隧后站”方案,先后投入6台中国中铁自产的TBM,顺利穿越了特拉维夫区域230多栋建筑物影响区域,以基建工程带动中国产品、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品质走向发达国家。时任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国资委党委委员、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超英等领导先后到现场视察并提出表扬。
  以色列轻轨红线项目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的政府特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概念到实施历经五六十年,项目几经波折、命运多舛,牵动着以色列几辈人的心。轻轨红线项目的正式商业运营,对以色列意义非凡,影响巨大而深远。一方面,红线将把特拉维夫高峰期公共交通使用率由25%提升至40%,私家车使用时间下降12%,通勤时间减少近10%,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为当地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另一方面,新建的红线轻轨线路大大缓解特拉维夫都市圈的交通单一问题,为当地带来更多游客,推动以色列各城市间的商贸往来和人员交流。
  该项目的成功和中铁隧道局的诚信合作态度,赢得了以色列民众和商界的赞誉,为中以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以两国友谊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特拉维夫的明天将因轻轨红线的开通而更加辉煌灿烂,中以两国的友谊也将因此更加深厚和牢固。
  (下转第三版)
  中亚第一长隧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获境外工程鲁班奖)。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