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消息 近日,由刁国君劳模工作室西昭项目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的“一种破碎富水千枚岩下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公告为国家发明专利,这是刁国君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获得的第十三项国家专利,也是第四项国家发明专利。
刁国君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以来,按照“劳模引领,群众创新”的工作思路,围绕混凝土品质提升、安全“两个一”、增收节支等现场管理的难点关键点开展工作,团队共计立项77个课题,通过探索、攻关、实践,最终有13项成果上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并全部获得受通资格,其中7顶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型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获北京市QC成果奖,2项获重庆市QC成果奖,1项获全国优秀QC成果一等奖,1项入选中国中铁低碳技术名录,3项成果获得省级工法,1项获得第六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奖,并入榜首届大国工匠技术创新交流大会深圳展区。工作室参与编制重庆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计价定额,先后加入了中铁城市轨道、中铁隧道工程、重庆市交通建设等创新工作室大联盟。2021年4月,工作室荣获重庆市“工人先锋号”;2021年12月,工作室被重庆市总工会命名为市级工作室。
本次获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破碎富水千枚岩下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为西昭高速SG2标段金阳隧道施工工法。金阳隧道位于凉山州金阳县,为分离式双车道特长越岭公路隧道,隧址区范围内穿越千枚岩、白云岩等27个地层、43个岩性接触带、多个特殊构造带,极易发生岩溶涌水、隧道坍塌、高地应力软岩变形、岩爆等风险。此工法基于破碎富水千枚岩复杂地质条件,极大地提高了破碎富水千枚岩下洞身开挖工作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风险,同时减少了成本投入,是施工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为同种条件下的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实例参考。
目前,刁国君劳模工作室已经辐射川渝地区,分别依托重庆轨道交通和市政道路、四川成都地铁、四川凉山高速公路成立了三个分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王晶 尹艺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