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以浩然之气引领隧道工程建设新标杆
——记“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陈浩
  □二处 赵伟龙
  陈浩,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工程师,200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延高铁XYZQ-12标段项目经理。他扎根陕北,在铁路建设工作中默默地奉献自己,从蒙华铁路到西延高铁,转眼已在延安工作7年。作为项目经理,他率先垂范、克己奉公、业务精湛,充分发挥作为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依托西延高铁项目牵头建成全国首座5G智能信息化混凝土拌合站,带领技术团队攻艰克难,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项、管理创新成果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2022年度延安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火车头奖章”。
  冲锋一线,聚众智合力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西延高铁项目开工面临严峻挑战,项目人员组织困难,生产物资和后勤补给难以及时供应,致使生产停滞。作为项目经理,陈浩没有畏缩退却,他深知作为国家重点铁路工程,西延高铁的建成将极大地助推陕北老区人民的经济再次腾飞。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商讨如何在防控疫情、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连夜与原材料供应商召开视频会议,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的物资能够及时送达;到施工一线慰问工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日用品,解决一线工人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在他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作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西延高铁12标平稳有序顺利推进。
  任劳任怨,建标杆工程
  西延高铁项目地处革命红色根据地,被称为“红色高铁”,这对每一位参与西延高铁的建设者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鼓舞。但鼓舞欢欣之余,则是更大的责任与使命。西延高铁12标新延安隧道贯穿延安市甘泉县劳山乡至延安市宝塔区,全长16000米,设进出口、4座斜井、2座疏散通道,跨度极长,这给项目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陈浩坚持每天检查每个施工点,查看每日施工进度和质量,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施工环境维护等。2021年,标段完成隧道正洞开挖掘进8500米,隧道建设工期超前3个月。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新延安隧道开挖主体工程于2022年底提前贯通,在西成客专陕西公司月度平推检查中连续三个月获得全线第一名的好成绩。
  心怀责任,展担当作为
  2021年夏秋之际,陕北地区降雨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导致项目所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滑坡、泥石流等对项目生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灾害更是高发。陈浩亲自去全标段各个施工点排查山体地质情况、排水系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灾于未然。包西铁路延安北至绥德段铁路路基受暴雨侵袭致使铁路路基和护坡被破坏,铁路停运,陈浩紧急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救援队伍赶往救灾一线,亲自指挥,和一线抢险人员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最终使铁路恢复畅通,收到绥德工电段的感谢信,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潜心科研,助科技兴企
  陈浩积极投身隧道施工科研事业,带领技术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隧道大断面湿陷性黄土特殊地层开展了《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19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二等奖;针对隧道高地应水平岩层特殊地质开展《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依托科研项目完成《一种通过缓冲层释放硬质水平围岩高地应力支护技术》发明专利;撰写《高地应力水平岩层隧道综合施工技术》论文,并在《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发表;完成《一种大型桥墩钢筋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发明专利,研究攻克了《中间墩位上行式移动模架快速拼装工法》。由陈浩牵头开展的技术创新和发明,目前已经创造价值达8000万元以上。
  追梦路上永无止境,陈浩始终坚守着一份初心,保持着一份冷静,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中国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不断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