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成都轨道交通十八号线
倪家桥站南段主体结构封顶
  四川成都消息 7月15日,建设公司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倪家桥站南段主体结构如期封顶,为18号线三期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倪家桥站为地下两层12米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长639米,宽21.3米,埋深16.9米,与1号线、8号线构成立体的“三线”换乘布局,为重要换乘枢纽站。车站地处成都二环内中心城区,周边商业繁荣,距成都市的商业脉搏春熙路仅4千米。
  车站自开工就伴随着各种挑战与风险。地面之上,是俗称成都“长安街”的人民南路,周边商铺林立、人口密集、车流如织、老旧建筑众多;地面之下,是正在运营的成都地铁1号线和8号线,各类市政管线走势错综复杂,围岩裂隙水丰富。车站施工场地狭窄、安全风险高,被员工形容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大米粒上雕朵花”。面对难题,项目部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
  破解征拆难题,打通生产梗阻。车站施工打围存在协调量大、涉及面广,以及地下管线纵横,大口径管道数量多,雨污水和电力、军缆等管线重叠密集,管线改迁量大、权属单位多等问题。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项目部成立专项协调工作小组,靠着不怕“跑断腿”的勤力和不怕“磨破嘴”的韧性,从方案优化、手续办理、关系协调等方面多管齐下、加速推进,逐一击破征拆问题,为后续土建施工打响了胜利的“突围战”。
  技术创新引领,挑战极限空间。车站位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主干道上,密集的车流和人流使施工场地、运输车辆进出场严重受限。为攻克这一难题,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制定了“半盖+局部全盖”的支撑体系,新增“洞桩+扩挖”施工工法、采取“放坡+垂直”同步开挖等技术施工方案。在土方开挖中,项目部首次引用电动液压抓斗机垂直提升设备,结构施工中采用“大模板+木模板”的方式,解决了空间受限的施工难题,为主体工程施工按下了“加速键”。
  不惧高温疫情,抢抓工期进度。2022年盛夏,高温、限电、疫情“三重”不利因素叠加,严重影响了车站施工进度,一度让热火朝天的工地按下“暂停键”。挂图作战的施工节点,犹如立下“军令状”的时间沙漏,鞭策项目全体参建人员要不落窠臼,用异于寻常的手段追回光阴。进入四季度,为追回耽搁的时间,项目部召开生产动员会,制定劳动竞赛办法,减少疫情防控干扰,狠抓施工生产,施工现场又重回往日的火热,一度出现400名员工同时作业的景象。在全力抓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建设进度的“快车键”加速运转。在大干四季度期间,车站提前完成多个打围倒边节点,按期提供区间盾构接收条件,刷新了项目年度产值记录,为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打下坚实基础。
  融入地方发展,践行央企责任。为加强地铁项目与周边社区的友好关系,项目部党支部走进社区,向居民发放了近500份地铁建设告知书、宣传画册等资料,全面讲解地铁建设过程中应对噪音、扬尘等的措施,并为辖区内的社区整修4次道路,疏通3次雨污水管道,开展3次“助力高考爱心护航”活动,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地铁建设氛围。社会各界对项目开工建设以来积极建立“和谐共建惠民生”的企地关系,多方来信表扬。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正当其时。项目部表示,将保持奋勇争先的工作作风,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紧盯履约目标不动摇,加强安全质量管控,强化工期意识,做好后续附属开挖和结构施工任务,全力打造安全、优质的地铁工程。(项目部)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