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消息 日前,路桥公司承建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获得合肥市市政府通车批复,标志着国内首次在无预留条件下近距离正穿火车站的地铁工程正式开通运营。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是集团首个轨道交通工程总承包项目。作为1号线的北延部分,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工程自张洼站起下穿地下,沿新蚌埠路、北二环路敷设,下穿合肥站站场及站房结构后,衔接既有运营1号线合肥火车站。项目全长4.54千米,包含3站3区间、1.4千米出入场线段,以及通信、供电、通风、动力照明、给排水及消防、设备安装、综合监控和安检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站台门系统、电梯及扶梯、人防工程、综合联调等站后专业分包工程。同时,为满足既有1号线延长的运营需求,新建天水路停车场,增设9列电客车。
瑶海公园站~合肥火车站盾构区间下穿合肥站房后与已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1号线连通,施工期间不仅要保证地面合肥站的列车安全通过,还要确保1号线地铁的安全运营。为此,项目部提前制定了盾构涉铁施工方案,编制了盾构机吊装、始发、掘进、穿越风险源、接收等各项专项方案,采用“新增桩基+预应力梁”的方法对下穿影响区域的合肥站原站房基础进行加固。下穿铁路过程中,严格控制下穿过程中土压、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克泥效、快凝浆液及使用增注型管片等关键工序及技术措施,控制地层损失率,确保管片拼装质量优良。2022年12月16日、2023年1月10日,随着瑶合盾构区间左右线的贯通,项目成功实现了铁路站场、站房等设施的“零沉降”下穿施工。
项目部积极融入合肥市“大湖名城”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建立绿色施工体系,落实“六个百分百”制度,实现了进出车辆全清洗、裸露泥地全防护的环保目标;采用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盘扣式支撑架施工技术,实现施工工艺材料的革新;创造车站结构侧墙钢筋卡具、改装农用洒水车移动喷淋降尘设施,推动项目“五小创新”;使用预拌砂浆、设置标准化钢筋加工厂,减少污染物排放,2020年被中国中铁评为绿色科技示范工程。同时,项目部把安全放在项目建设的第一位,针对地铁施工风险大、风险源多的特点,积极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强化安全管控力度,把控作业关键环节,对多个安全作业风险点加强监测频率,严抓隐患治理,不断提高风险预防能力。项目部还与合肥轨道公司联合成立了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总队共有大型设备机具15类、小型设备机具20类、常备物资及备件118类,确保可以有序、高效、妥善处置全线施工中的突发事件。
合肥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之后与1号线一、二期磨合连成一体。它下穿铁路、延伸至新站区内部,可以打破铁路的阻隔,为合肥市新站区、老城区、滨湖新区提供大运量公共交通保障,并与线路上合肥站、合肥南站两大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机串联,满足城市不同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对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优化智慧城市空间布局发挥重要作用
。(王陶 梁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