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地球上不缺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
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中,生活从起初的好奇憧憬归为柴米油盐,每天通勤路上看到,跑步锻炼的大哥匆匆而过,早餐店的热气咕噜沸腾,阿婆推着小车走向菜市场,那里的商贩艰辛地维持生计......在辛苦一天后,在满是陌生人的城市,连回家的那条路,都少了几分期待。
回想从前在家时,再平常不过的一顿午饭,如今竟化为了心头的浓浓乡愁。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是冒着热气的美食,筷勺你来我往,杯盘叮当作响,欢笑溢满厨房。那是合家欢喜的声音,亦是生活的本来色调。沉浸在心间的,是美味背后,家人对我们的用心和珍重,更是俗世的幸福。
作为漂流在外的年轻人的一员,都免不了“租房”这一关。有人要求床必须柔软,有人需要通勤时间短,而我的刚需,是一定有个厨房。并非厨艺精湛,想拥有这一方厨房,或许心理需求大于生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滴着水的青菜叶,活蹦乱跳的鱼虾蟹……油在炒锅里滋滋作响,炊烟袅袅升起,这是人间烟火气的来源,亦是疗愈心灵的天堂。热乎乎的食物,总能让人心情变好。
在一个房子里住得越久,厨房就越温暖,每一次开火煮饭,都为厨房添几分温情。次数多了,厨房积攒的温暖,便也能回馈给心灵,如此循环往复后,连冷清的房间都有了温度。
生活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把琐碎变成美好。而平淡三餐,最容易通过烟火,荡漾出欢喜。酸甜苦辣,是食物最本能的味道,也是人生的味道。日常琐碎的生活中,食物带给我们的喜悦,也潜移默化成抵抗困难的勇气。
时光似水流年,以前人们常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而远方太远了,总会让人疲累。所以人们又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在厨房的烟火气里慢慢长大,从偷吃锅中新菜的孩子,长成了独当一面的大人,它让所有人回归生活本身,所有的伤痛和无奈,都可以在柴米油盐里得到治愈和缓解。感恩岁月长,珍惜布衣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