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和同学们聊起工作,总会有人抱怨说自己学习压力大,工作不开心。最终我们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不开心的人,到哪儿都会不开心。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豆瓣上看到的一句话:人活得越具体,就越自由,越快乐。我重新翻到那篇文章,发现它揭示的所谓“具体的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态度,正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
“细节方面很明确的;特定的。”这是“具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作为形容词的释义。一个具体的人,必定首先是一个特征鲜明的个体,身上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独一无二的点,包括性格、爱好或思维方式。强者往往活得很具体,他们不安于现状,充分施展个性,勇于试错。反观自身,作为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者,我曾经一直努力迎合外界设定的标准,惧怕错误的发生。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一样,把自己装进一种模型里,逐渐变得抽象化。
参加工作以后,我开始尝试做出改变,先从改变工作方法开始。有一次在现场巡查时,排堵穿线的工人告诉我,当初地块二在预埋的时候没有将线盒封紧,部分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注入管内,导致暗设的线管被堵塞,给后续穿线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
于是,在周末写见习总结的时候,我将这一点收获记录了下来。经理看到我的总结后细心地引导我进一步思考问题:“有收获就要学会将现场和内业结合起来,将问题具体化后深入研究总结,才能更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地块三进行装修施工时尽量避免同类问题。”后来我反复体会这几句话,在每天巡查现场时将发现的具体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做简要总结。
现在地块三主体结构正在大面积施工中,我们吸取了地块二的施工经验,每层混凝土浇筑前都会对机电预埋进行复查验收,尤其注意将线盒用透明胶封紧,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更具可行性的方法是:坚持具体的爱好。当现实乏善可陈,难以改变,人们就需要将情绪寄托在热爱的事物上,具体到爱吃某种食物、爱玩某款游戏、爱看某类书籍……当一份热爱被坚持,它会逐渐成为一个人的特点,融入血液,深入骨髓,变成性格的一部分,并由内而外地在言行举止、衣食住行中映射给外界。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人生目标:做具体的事,坚持具体的爱好,成为具体的人。
人活得越具体,就越自由,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