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昭西高速金阳隧道进口、斜井施工取得双突破

   四川西昌消息 11月1日,从昭西高速公路2标施工现场传来捷报,项目金阳隧道进口、斜井施工同日取得重大进展,相继突破1000米、2000米大关,为圆满完成年度任务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G7611线昭通(川滇界)至西昌段高速公路是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都香高速)的重要组成路段,是G76厦蓉高速的重要连接线,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划2026年建成通车。昭西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全面打通攀西经济区,便捷沟通云南、贵州、广西等相邻省份,成为对外通道的重要经济干线和主要出入口公路通道。
  作为昭西高速公路第一长隧道,金阳隧道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正线全长12180米,设计为双向双线分离式隧道,是埋深超过1500米的世界最长公路隧道。金阳隧道斜井作为建设期间辅助正洞施工、提供多个作业面的主要辅助通道,其顺利到达正洞并打开多个作业面,对全隧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隧道地质及水文条件极其复杂,进口围岩为强风化绢云母千枚岩及中风化石英质变质千枚岩,不良地质长达1280米。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千枚岩是低级变质岩石,遇水易软化、泥化,隧道坍塌风险、出水段落突泥涌水风险尤为突出。全隧穿过5条断层、3个褶皱、3处水源保护区,具有“一长二多三高”(即:埋深超过1500米的世界最长公路隧道,隧道穿越地层多、特殊地质问题多,高地应力、高水压、进出口高差大)的特点。且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掌子面出水点多,突泥涌水等地质难题突出,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直面压力与挑战,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早预报、先治水、强支护、快封闭、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为防止突泥涌水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项目部加强超前监测和预报机制,采取长短结合、相互验证的综合预报手段,逐步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同时,创新投入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等智能化先进装备,高效稳步推进隧道施工。 (王陶)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