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不负总书记“忠诚担当”厚望嘱托
六年鏖战,我集团打通新成昆铁路小相岭隧道
    建设者欢庆小相岭隧道贯通。    杨舒 摄

    安装钢拱架。林俊任 摄

    维护设备。林俊任 摄


  四川喜德消息 6月21日,历经2200余天艰苦奋战,由成贵公司建设、中铁二院设计、我集团施工的成昆扩能改造工程(简称新成昆铁路)最长隧道,也是全线最后一座未贯通隧道——小相岭隧道胜利贯通,标志着新成昆铁路正向着全线建成开通稳步推进。
  六年鏖战,贯通山岭,建设者们激动万分、如释重负,不禁回想起那封特殊的“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集团小相岭隧道建设者深受鼓舞,20名青年党员自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并表达了立志传承老成昆铁路精神,建设好新成昆铁路、助力大凉山脱贫致富的愿望。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时提到了这封信,并在讲述信中主要内容后说:“他们的来信,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担当和忠诚,读了很是欣慰。”
  饱含深情的话语,承载厚望的嘱托,激励着我集团建设者接过先辈的旗帜,发扬老成昆精神,坚守在大凉山,奋战在小相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一米一米往前掘进。
  21.775千米的小相岭隧道位于凉山州喜德县和越西县境内,穿越10条断层和2条褶曲,最大埋深1350米,属I级高风险隧道,是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已修建贯通的第一长单洞双线山岭铁路隧道。
  小相岭隧道穿越横断山系东列山脉的大雪山和大、小凉山以及小相岭等山岭,区域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施工中面临涌水、涌砂、塌方、活动断裂、断层破碎带、软岩大变形、岩爆和高地温等众多工程地质难点,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攻克新成昆铁路隧道修建难题,全面加强建设管理,成贵公司牵头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单位30余名专家创建了“隧道建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全力开展新成昆铁路隧道建造技术攻关,通过对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变化趋势和规律,寻找问题症结,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在小相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水害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小相岭隧道施工中遇到岩溶暗河,涌水量累计超过2亿余立方米,相当于15个西湖水量。工作室成员多次现场研讨,坚持“治岩先治水、治水先泄压、泄压先排水”的原则,通过采取探水、泄水、排水、分水等多种举措,改善了围岩地质条件,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施工中,建设者弘扬“战山斗水,无畏无悔;接续追光,忠诚担当”的小相岭精神,采取大型机械化配套,提高施工功效,通过快速打通平导,实现排水、泄水,极大提高了施工进度,确保隧道施工高质量推进。
  随着小相岭隧道的贯通,新成昆铁路的最后阻隔——峨眉至冕宁段全部隧道实现贯通。峨眉至冕宁段开通后,将正式串联起了这条长865千米的新成昆铁路。届时,从成都到昆明将由现在的20小时缩短到7小时以内。
  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后,将密切我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对疏解既有成昆铁路运输压力、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意义。 (余纪伟)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