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伊洛平原 永远的山川河岳
□一处 孙国鑫
  伊洛河一般指南洛河。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即上古时期河洛地区的洛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享有“伊河清秋,人间一流”的美誉,古书称“禹治四水,以伊为先”,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伊水之畔召开涂山之会,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夏都二里头遗址就在伊洛平原上,被称为“华夏第一王都”,至此洛阳的故事正式开始。
  打开洛阳历史的大门,晋代文学家左思仰首喟叹,目光如炬,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人,十年之后竟能名声大噪,“洛阳纸贵”自此流传开来。武则天的到来把洛阳的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洛河神异的开始,花之富贵者的到来,为洛阳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褪去历史的华裳,平凡而又伟大的洛阳城在现代城市中依旧璀璨生辉。
  小时候,看电视觉得山外是海,海外便是大千世界。对大海的期盼,随着年龄渐长而愈发强烈。4岁那年,母亲要去部队探望哥哥,为了见到大海,经过好几天的央求,母亲答应带上我。我们在土路上不知颠簸了多久,出县城的瞬间我似乎看见了一座山,当时以为翻过这座山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长大后我才知道当时看见的不过是一座山丘,称之为“龙门山”,当时以为的海其实就是“洛河”。
  也许是我恋家,更或许是我对生活了十八年故乡的不舍,大学我依旧选择继续留在洛阳。上班以后,走出了伊洛平原,我才明白小时候一直想逃离的地方,便是长大最依恋的地方。我一边在感叹着乌蒙山的巍峨,一边怀恋着家乡平原的广阔与浩大,绿油油的玉米地,金灿灿的小麦,香气四溢的油菜花,终究在渐行渐远。终究难忘的是那韵味悠长的烩面,简单而又美味的糊涂面,蔡店卤肉、白沙羊肉汤成了我记忆最深处的怀念。
  春天,走在广阔的平原你会闻到迎春花、油菜花、桃花扑面而来的香气,采摘野菜、槐花的人,到处可见,刚生出的菊花包的饺子让我尝到了满满春天的味道,牡丹,让我感受到了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
  夏天,行走在广阔的田野,映入眼帘的是无穷无尽的金色麦浪随风涌动,熠熠喜人。堆的跟房子高的麦垛,荷塘的嬉戏,四处追赶野鸭子、野鸡的场景历历在目,平原就像一位宽容而又和蔼的母亲,走过春季,来到夏季,爱意常在,满怀馈赠。
  秋天,凉意渐来,是收获又是希望的季节。玉米的收获,小麦的播种,让广袤的平原又开始忙碌起来,拖拉机的声音,抽水泵的声音,野鸡鸣叫的声音,汇成了最动人心弦的鼓瑟笙鸣场景。繁华盛宴渐渐离去,平原的人民开始了一年中最为清闲的日子,镰刀入库,铁耙、木犁封存,人们开始有时间东家长、西家短的唠闲话了,这是平原积蓄力量的开始。
  白皑皑的冬天为平原一年的忙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广阔的平原孕育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在冬季平原之上,野兔成为最为活跃的动物。它们翻过土丘,越过小溪,只为寻找过冬的食物,这也为猎人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三五个人忙碌一上午,在广阔的平原开怀大笑,这便是寒冷的平原上最幸福的笑容。
  一寸光阴一寸心。我感谢平原的馈赠,感恩平原的关怀,在修“路”与修“己”的人生历程中,一边学会失去,一边学会感恩,一直向前、向前、再向前。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