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平凡孕育伟大 苦难铸就辉煌
□三处 陈文兵
  读书明智,鉴往知来。我近期品读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这本党史书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如果我们是当年的青年或者知识分子,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救亡图存?
  《火种》这本书是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用24个篇章讲述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的艰苦历程。1901年清王朝末期签订《辛丑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被彻底拖入灾难的深渊。于是知识分子思考中国“向何处去”,革命党人开始“枪杆子”救国。
  作者以生动之笔讲述有识之士吴樾、徐锡麟、秋瑾等先行者抛洒热血的故事,激励更多爱国同仁前赴后继;讲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发动一次次武装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党的新道路等故事。他们以热血和牺牲寻求中国复兴之路,充分体现了革命之艰辛和“火种”诞生的必然。作者在后记中也说到,这本书不仅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前辈,更是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复兴奋斗过、牺牲过的先辈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人,更没有先知先觉的伟大。在刘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个热血青年,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了探索出救国救民的方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段年轻的岁月里!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许也不曾想到自己会创造历史!
  在失败中奋起,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书中描写孙中山、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家,他们一次次革命实践,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毛泽东17岁时不顾父亲的反对前往长沙求学,临别之际给父亲写了一首诗,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在那个年代就展现出了高度的历史自觉,为了革命敢于牺牲一切。
  知史才能爱党,知史才能爱国。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党史》《党章》,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彻底革命的精神和开天辟地的决心,从“火种”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历史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