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暴雨里的生动一课
□隧道股份 杨元帅
  7月20日,是我和郑州相逢的第11天,是我在郑州市轨道交通7号线土建施工04工区项目部见习的第4天,也是我步入工作岗位以来最难忘的一天。
  下午四时,已经持续了一天的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密布的乌云让黑夜提前到来,闪电又把天空拉回了白天,狂风暴雨如野兽般嘶吼,项目部大门外积水已经漫过绿化带,几名被洪水围困的市民无法回家,在项目的同事们艰难营救下成功脱险,被安置在项目部休息。
  晚上九时,项目部的同事们都奔走各个工点巡查。邻近的某工地基坑积水严重向项目部求助。我和机械总工薛景娅一起冒雨为他们送去两台水泵。一路上水深齐腰,我们只好扛起水泵一步一步淌过去。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抢险,过程中既紧张又感到责任重大。
  23日下午,我和同事们一起奔赴郑州市区某积水严重的隧道参加抢险。受暴雨影响,隧道内照明早已中断,面对一片漆黑的洞口,我还是犹豫了。但是看到同事们背着工具包义无反顾地钻进一片黑暗中,我稍稍整理一下工装,鼓起勇气跟了上去。
  在千年一遇的暴雨面前,抢险远比想象的艰难。备用发电机不够用,临近省市兄弟单位闻讯紧急组建抢险队携带设备赶赴郑州。作业空间狭小,抢险队员们手提肩扛,把十几台水泵和数百公斤的电缆抬进隧道里。工作间隙,在遍地浸水的隧道里内找不到一块干的地方可以暂歇,大家舍不得耽误宝贵时间出洞休息,只是斜倚着冰冷的墙面暂时缓解疲劳。从23日接到任务起,项目部四十余人的抢险队分成两班轮番上阵,大家每天休息不超过4个小时,连续奋战了6天7夜,到28日晚,隧道底全部露出水面,宣告抢险工作胜利结束。
  在此次救援抢险任务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含义。在这之前,我一直是处于“岁月静好”状态里的一份子,在争分夺秒的抢险作业中,我才明白“负重前行”的重量。
  当所有郑州人一起被困在风暴中,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解放军战士、消防队员、志愿者,还有无数普通人在党的号召下集结起来,强者救助弱者,一群人为另一群人拼命。项目部的老党员们更是用行动为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平时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人,灾难面前,他们闻令而动、服从大局,勇气与担当被一个个奔忙的身影重新照亮,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演绎英雄的角色。我想,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底气,这才是民族饱经磨难却能够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次抢险让我深刻了解了我所在的是一家怎样的企业,更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面对困难,是共产党员的身份为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庆幸自己在这场特殊的“大考”中没有退缩,没有掉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将把“抗洪抢险”精神继续延续下去,带到每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版权所有:隧道工人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